28 Jul 2017 – REITs如何實現增長

(By Larry Hung)

不少朋友以為REITs是類似債券類的投資,因為REITs定義了90%的利潤必須派發給股東,於是便有一種錯覺,以為REITs會缺乏增長前景,因為只有10%的盈餘去用作發展。

其實,一隻經營優秀的REITs是能夠通過內生增長(Internal Growth)及外生增長(External Growth)去提供增長,就算不通過額外籌集資金去作收購,也能讓每單位可供分派租金持續上升。

今期讓我們先談談內生增長,內生增長是指REITs不透過收購來提升租金分派。

第一招,REITs是可以通過加租為業績帶來增長。一般租約可分為基本租金與浮動租金,基本租金基本是租約完成時續租再調整;而浮動租金則多數是按照租戶的銷售額來計算分成(不過當中一般會有最低租金的保證),當經濟向好時,租戶銷售額上升,REITs便有機會收取更高租金。而且,只要經濟穩定向好、失業率低、通脹穩定,基本上租金每年均會小幅上升,每次續租也能夠提升租金。

第二招,REITs可以通過物業提升和重新定位去提升租金。零售業REITs通過將低租金空間轉為高租金空間,升級租戶結構Tenant Mix(譬如超市轉為Luxury、food court轉為餐廳等),以及有時候對整個購物中心進行重新裝修定位來最大化收入。香港的領展(823)絕對是當中的表表者,過往多次通過翻新殘舊的房委會商場、街市去大幅提升租金。不過,要留意的是,對於寫字樓和酒店REITs來說,有時候只是為了保持競爭性就必須對物業進行翻新,這種翻新並不會帶來很大的租金提升。

第三招,資本循環。REITs可以售出其持有物業組合中增長潛力有限的物業,然後用獲得的資金收購其他更高利潤的物業。領展過去也是精明地選擇一些質素較好的物業去進行翻新,而把一些相對較差的物業去放售,而往往放售時也會錄得利潤,因為物業的真實價值一般比在資產負債表上的價值為高。不過,要留意的是,只有在接近市場最高點的時候賣出物業,再在市場最低迷的時候買入,才能創造最大價值,但實際上知易行難。而且,有時候賣出物業後,倘若未能即時買入另一個物業,也有機會導致導致單位股息分紅下降。

下期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一下REITs又如何透過外生增長去提升租金分派。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領展(823))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對「28 Jul 2017 – REITs如何實現增長」的一則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