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Sep 2017 – 參與億勝生物科技(1061)業績後投資者會議筆記

Larry Hung於9月中參與億勝生物科技(1061)業績後投資者會議,要點如下:

公司概況:

– 50%的產品是眼科產品;另外50%是來自外科。外科市場是非常龐大的,還有巨大的發展。產品基本上是處方藥,而不是OTC。

代理產品:

– 14年拿了輝瑞的總代理,5年+3年的合作期。其他第三方代理產品一般都是7年的獨家合作時期。

– 代理產品可能毛利會低一點,但是淨利也不會差。

存貨及應收賬週轉天數上升(過去一年):

– 因為現在第三方產品進來了,因為備貨要從海外進口等,所以應收帳和存貨會上升了一點,但是公司總體覺得整體還是可控和適中的。

醫保目錄:

– 進了醫保,價格確實會被控制(甚至降價),不過因為產品的售價本身不高,所以壓力不算太大。

– 另外,市民對醫保會較有信心;另外產品進了醫保也會令醫院覆蓋快一點。

– 公司部署是部分產品進醫保,部分特地不進;避免往後萬一醫保缺乏金錢,導致硬性規定醫生不能開某一種藥。

產品售價:

– 眼科平均售價RMB$30多;外科可能高一點,大概RMB$60-70。

市場份額:

– 眼科產品大概是60%,其餘競爭對手應為聯康生物科技及華瀚。對手只有滴眼液,沒有其他產品線。

市場開拓和發展:

– 公司現時有39個辦事處,1,280人銷售人員(眼科500多人;外科700多人),覆蓋了眼科3,000多家醫院及外科2,000多家醫院。基本上直接面對醫生作銷售。

– 下一步要佈局縣級醫院,大概有2,000千多家醫院網絡。

– 經銷商現在大概200多個,國藥大概佔比整體的30%。

研發R&D開支:

– 銷售的4%。研發人員大概30多人。大約80%的員工都是銷售人員。

國際業務發展:

– 這方面公司也認為這部分有很大的潛力,因此會努力研究。

– 公司目標首先在美國開展,不過要通過FDA審批,最快也要3-5年。

產能利用率:

– 7條新產線,2014年才新建,大概可以滿足5年左右的計劃。

資本開支:

– 未來大概每年1-2千萬。

戰略計劃:

– 公司過去3年大力在國內和國外進行戰略投資,目標是為未來引進產品作準備、進行戰略合作研究等。

– 其中的例子,譬如ACIU,2016年4月投資,2016年9月上市。主要研究神經退化性疾病,產品在第三期臨床。最近ACIU的股價在美國表現強勢(億勝只佔百分之一股份),或許是這個原因也間接推動了億勝近日的股價。

總結:

– 我們認為億勝的銷售能力卓越,產品配備也充足,中期主要依賴現時擁有的自主品牌和代理產品,長期則看看過去2年投資的國外/國內戰略目標會否獲得成功(包括投資股權的升值或產品合作、甚至在國內銷售等)。

– 現價本財年PE不足20倍,估值合理,而公司過往也展現良好的增長率(保守地預期每年應該能做到15-20%的盈利增長),我們認為股價應該有20%或以上的Upside。

– 唯一不好之處是市值和流通量太低,較難吸引機構投資者注意。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億勝生物科技(1061))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