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y Hung於9月中參與珩灣科技(1523)業績後投資者會議,要點如下:
主力產品SD WAN Router賣點:
-
Low Balancing
-
FailOver;其中一條boardband斷了,立刻轉去另外一條
-
Speed Fusion;可以combine不同carrier的網絡,公司本身有專利在這個領域
-
Cloud Management
市場情況:
– Industrial業務,佔公司70%業務,相對競爭較少,Margin穩定;賣給Distributor and SI(System Integrator);產品應用的環境在室外(防風防水功能)
高階產品,售價大約USD$4000;Margin 70-80% (Police;4 Modern產品,暫時市場獨家)
低階產品,售價大約USD$200-300;Margin 30-40%(巴士)
– Enterprise業務,佔公司30%業務;室內為主(Fixed Connection)
– Warranty and Cloud Service;第一年免費,之後大約每年售價的13-15%。
經銷商Distributor:
– 基本上全部銷售均依賴經銷商銷售,而最大的Distributor佔20%。
未來發展:
– IOT(物聯網);Software Define Power Unit
– 現時美國一家大型科網公司Employee Bus Service是用Router上Intra-Net,不過因為巴士的Voltage波動大,因此不時斷線。公司為此做出研究,因此研發了Power Unit產品,類似電壓類產品。
– 2017年下半年會開始供應給美國一家大型科網公司,大約300部,每部US$700,Margin大約70-80%。
未來預期:
– 銷售每年最少增長30%,盈利則有機會增長比銷售快。
成本結構:
– 4G Module;機的Closure Inventory,上半年有上升,因為預期Raw Material會持續上升
產能:
– 大約一年生產7萬部。全部產品均是由其他廠商代工生產。
R&D研發開支:
– 2017年上半年,佔銷售的18.4%;將來或許會慢慢下降。
Margin利潤率:
– 2017年上半年Margin跌了,源於贏了兩個大Project(上半年銷售的10%),因產品的category問題,而且量大,所以有所影響。
M&A:
– 不會作出收購;公司對「被收購」抱有開放態度。
派息:
– 基本上80-90%派息
股權激勵Option Scheme:
– 每股$0.5,大約3-4年Grant;大約佔7.5% Share Capital
催化劑Catalyst:
-
公司會繼續做多點Press Release,希望市場多點認識公司的情況。
-
IDC會撰寫Report,大約年底推出,市場大約每年70%年複合增長
-
有些同業在美國上市(大部分不賺錢,但是估值也頗高)
總結:
– 我們認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優秀,SD WAN將會持續維持高增長水平,短期內競爭對手要追趕公司的技術並不容易。我們預期未來2-3年銷售增長應能夠維持在30-40%的水平,而盈利增長能否比銷售快則視乎毛利率和開支情況。
– 2017年財年我們預期現價應該還高達PE30倍或以上,這個估值相對上有點高,相信市場是考慮了公司有機會被其他同業(如Cisco等)收購而附加了收購溢價在內。
– 我們會密切關注公司的前景和估值,再作出判斷和行動。
Low Balancing 。這個應是 Load balancing 吧。 看過佢地Website , 其實不是高端技術。 相信他們想用他們專用技術來 Cost savings, 不是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如做到大規模生產就才能有很大效益。
讚讚
其實不需每每也需 disruptive technologies,若較傳統的技術做到一定規模,也會有被收購的可能性。 亦不需每每收購價是天價,貼地價也不錯!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