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Michael Kan)
今天又講下騰訊(700),不過換下另一角度,就是怎樣才可長揸騰訊不放,賺盡升幅?而不只是一隻「曾經擁有」的股票?
騰訊是香港近年的「股王」,而回看上任「股王」匯豐(5)已殞落多年,可見「股王」始終有終結時,至於騰訊何時「股王」不再,其業績及發展仍具氣勢,似乎暫時未需要大家主動操心去結束其「股王」地位,留待市場供求給予答案!
當我年初約$200時叫朋友買騰訊,他們絕大部份都說很貴;今天股價收報$349,不計微不足道的股息,今年至今升了84%,現在我仍會叫朋友買騰訊,不過需放眼明年。
回顧騰訊今年3月公布2016年全年業績,到3月31日,股價$222.8,而市場預期2017年每股盈利6.178元人民幣,當時1人民幣可兌1.13港元,參考過往三年股價走勢,可推算最高估值市盈率可達43倍,憑此可算出2017年最高股價可達$300.2,有35%上升水位,可是很多人嫌貴不買,結果2017年7月已升穿$300。
到今年8月公布2017年中期業績,到8月25日,股價$328.4,而市場預期2018年每股盈利8.549元人民幣,當時1人民幣可兌1.18港元,最高估值市盈率仍是43倍,憑此可算出2018年最高股價可達$433.8,有32%上升水位,可是很多人又嫌貴不買。
若果一間公司市場競爭力不變差,盈利增長持續,大市氣氛亦未轉熊, 估值市盈率水平基本也不會變,那麼每股盈利升多少,股價便可升多少。其實這個邏輯不難理解,但投資者往往就是會忘記,以致很多時問朋友現在有否騰訊在手,大部份答案是「曾經擁有」,再問何時曾擁有?有的會說$200,有的會說$100,有的更會說$10,還是未拆細前的$10。
大家定必很羨慕南非大股東可以一直一股不沽,當然我們未必有他們的遠見,但近年騰訊在中國互聯網的霸主地位已基本確立,若果我們套用以上的計算方法,其實也可以令自己從2015年初的$145水平,持有至今$350水平,兩年半升值140%也不放,甚至還會適時加注。
怎樣可做到,現在計算給大家參考參考!
(圖片來源:港股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