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觀看文章
(By Larry Hung)
億勝生物科技(1061)成立于1990年代初,是國內生物製藥領域的先鋒企業,專注於研發、生產及銷售基因工程藥物rb-bFGF(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數)。rb-bFGF 是一种碱性成纖維细胞生长因子,能促進多種细胞的修復和再生。
目前自研產品線可分為眼科及外科兩大類,其中眼科產品貝複舒滴眼液(國家一類基因工程新藥)及眼用凝膠,是國內首個促進角膜修復、加速角膜癒合的眼科藥系列,在中國乃至全球都屬於獨家品種。
公司過去近5年總收入複合增長率達到30.6%,淨利潤複合增長率亦能達到36.7%,增長能力和前景優秀。
【公司近年積極進行戰略投資】
我們認為億勝的銷售能力卓越,產品配備也充足,中期主要依賴現時擁有的自主品牌和代理產品,長期則看看過去2年投資的國外/國內戰略目標會否獲得成功(包括投資股權的升值或產品合作、甚至在國內銷售等)。
最近,公司剛剛公佈了最新的一宗收購,以代價約5百萬美元的金額認購MeiraGTx現有已發行優先C股約8.3%。MeiraGTx(一間於英格蘭及威爾斯註冊成立及登記之公司)為開發針對各種並無有效療法之遺傳及後天疾病之新型基因治療療法之臨床階段生物科技公司。
MeiraGTx專注於開發罕見遺傳性失明等眼部疾病、頭頸癌放射性治療後之口腔乾燥症,以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之療法。
由於公司較少得到關注,因此這次收購同樣沒有引起市場太多注意。但是,實際上資本市場近一年對CAR-T細胞療法非常著迷,其中港股中的金斯瑞也直接受惠而飛升;實際上,公司剛剛投入的MeiraGTx也是從事新型基因治療療法的公司,即是類CAR-T的研究,難保有朝一天也會帶來巨大的回報。
【大股東現重點培育此公司】
據說,近年公司進行的不少戰略投資,均是由現在的大股東嚴名熾(持股54.5%)的兒子嚴賢龍(集團副總經理)主力。嚴賢龍先生本身具有Bio-chem背景,而且熟悉海外并購事宜,希望在這幾年分階段投入的戰略投資可以陸續帶來豐厚利潤。
而且,大股東嚴名熾本身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旗下企業衆多,億勝生物科技只是集團下其中一家小型公司(相對而言)。但是他這兩年間開始認爲生物科技將會是未來發展的焦點,無論從公司發展或者財務效益上,因此他也陸續參與多了億勝生物科技的公司事物,甚至分派自己的兒子協助打理海外并購。
據知,嚴名熾將會出席是次全年業績發佈會,記憶中應是首次出席,這更印證了他對這家生物科技公司的重視。我預期公司將於下周公佈業績,届時我將出席並與大股東會面,稍後再公佈更多資訊。
坊間對於嚴名熾的著墨不多,我只能夠隱約找到一篇報道,而且年代久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研讀(http://mypaper.pchome.com.tw/allenxu/post/214855)。在訪問中,我感覺到他是一位非常勤奮和具有膽識的實業家,他指出自己多年來甚少放假,一直把心思全放在公司發展上。我期待在業績發佈會上進一步的瞭解和接觸。
我們投資股票,最重要就是投資在管理人身上;就等於客戶選擇投資對象時,最著重便是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我們在研究每一個投資個案時,均會深入從各個方面深入瞭解公司的文化、管理架構、股東結構、未來發展、過往Track Record等,方方面面印證資訊的真僞后,才作出投資。
【總結】
現價2017財年 PE大約只得16倍左右,估值不高,而公司過往也展現良好的增長率(保守地預期每年應該能做到20%的盈利增長),我們認為股價應該有一定的Upside。
除此之外,早前公司續簽了財經公關公司,而代價則是以股份支付,需要股價在未來數年分別達到某些位置才能行使,我們粗略計算大約每年股價均要維持20%+升幅。
再者,公司於去年年末也聘請了Inhouse的投資關係主任IR,我們跟IR溝通過,公司管理層希望進一步做好投資者關係,目標是未來數年内能夠符合加入港股通的資格。
此股不好之處是市值和流通量太低,相信較難吸引機構投資者注意,這方面管理層也知悉,也希望盡力作出改善。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億勝生物科技(1061))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