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May 2018 – [經濟一週「博立群股」] 鴨王對決:絕味vs周黑鴨

(By Larry Hung)

早前上深圳實地考察,其中觀察到幾乎很多地鐵站附近的出口均有「周黑鴨」或者「絕味」的存在。

香港人或許比較少聽說過這兩個品牌,但是如果大家到內地走一圈,應該不難看到他們的店(包括冒牌店)。他們主力銷售休閒食品鴨脖子,而也是靠一款食品做到成行成市,進而上市。周黑鴨(1458)在港上市,而絕味則在A股上市。

周黑鴨現有門店大約1,000家,而絕味則大約近9,000多家,門店數目上絕味絕對佔優!但是,雖然絕味門店數目是周黑鴨的10倍,但是實際收入卻不是高很多,絕味17財年收入38.6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周黑鴨17財年收入32.4億元;而淨利潤方面,絕味17財年為5.03億元,而周黑鴨則更高達7.61億元,利潤率遠高於絕味。

實際上,兩者的生意模式(Business Model)有所不同。絕味主要是依賴加盟店來拓展,而周黑鴨則堅持線下自營門店。絕味在門店的銷售,實際上有大部分是被加盟店主賺了,上市公司只賺到了批發的利潤。

周黑鴨基本上在全國只有5至6家工廠在供貨,但是絕味則有很多零散在各地的小工廠在生產。因此,曾經有些食客評論絕味不同店之間的味道略有差異,這可能是因為生產不是高度統一,因此不同地方的原材料、甚至管理水平也會影響到食品的質素。周黑鴨曾經在去年年中起推出新產品小龍蝦,不過做了一段時間後又下架了,直到今年才重新推出。小龍蝦去年曾經一度把公司的毛利拉低,但是隨著公司指出現在已經突破了技術困難,未來將可以推出更優質的小龍蝦應市,毛利受影響的幅度應該能夠受控。

對於公司推出新品,我心裡是認同的,畢竟不能夠永遠停留在comfort zone內,競爭每一天都存在,如果能夠在花費有限財務資源的情況下作出嘗試,絕對是利好的。因為現在公司的品牌已經被人認可了,如果能夠拓展產品線,便能依賴低成本去拓展現有顧客群。

在剛過去的業績期,我重新審視周黑鴨業績,發現增長確實差於市場預期,因而股價也大幅回落。但是,隨著股價和估值回落,我反而認為公司或許有納入觀察名單的價值。因為公司的現金儲備充足,現金流優秀,以食品消費股來說,現價的PE或許只有15-16倍,估值並不昂貴。

但是鴨脖子這個領域,競爭極大,周黑鴨能否在市場整合的大浪中成功生存和發展是一大問題。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沒有持有上述股票)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