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觀看文章
(By Larry Hung)
今年股市危機四伏,一時急升、一時急跌,很容易令投資者無所適從。筆者手上沒有水晶球,不曉得未來的股市走向如何,只知道優質的資產會隨著時間而增長,我們應該要相信優秀公司創造財富的能力,而不是永遠在擔心下一次熊市何時來臨。
現在中國的經濟一直還處於上升發展階段,作為投資者,我們在這樣一個環境下,除非我們買了一個相當有問題的公司,否則表現應該還是不錯。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如果企業在一個行業勝出會有很大的利潤增長空間,不用擔心市場不給我們投資機會。
我們在剛剛過去的五月初籌辦了一場「生物醫藥講座」,並分享了不同類別醫藥股的分析框架和估值區間,而且也邀請到一位生物醫學博士嘉賓對癌症藥作出分享,探討未來生物醫藥發展趨勢及下一個癌症藥大風口。
適逢石藥(1093)正式被納入恆指,加上港交所推出上市條例改革,一系列創新醫藥科技公司將紛紛到港上市。筆者相信這個生物醫藥的大浪潮或許只剛剛開展,過程當中必定會出現波動,但是未來的前景是相當樂觀的。在過去10年,科技股毋容置疑是一個大風口,我們看到不少網絡巨頭如阿里巴巴(BABA)、騰訊(0700)等創造了多少財富;現在以醫藥板塊為例,龍頭企業如石藥等只有1300多億元市值,遠遠比海外的醫藥巨頭過萬億元市值為低;而頭20大藥企的市值連半間騰訊也不及,筆者相信未來醫藥板塊會持續產出大牛股。
以海外S&P爲例,醫療行業一直是指數的頭三大板塊之一,而且長年佔國内生產總值(GDP)達15%或以上;但是現時醫療行業佔中國GDP還是中至高單位數,行業空間遼闊。而且中國政府在過去兩年來密集推出不同的政策去扶持,其中一項政策為「一致性評價」,這將有利整個行業重新洗牌,提升競爭力。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是指對已經批准上市的仿製藥,按與原研藥品品質和療效一致的原則,分期分批進行品質一致性評價,就是仿製藥需在品質與藥效上達到與原研藥一致的水準。 有讀者可能會問,爲何過往中國沒有相關要求呢?實際上,其他發展國家如美國、日本等國家也都經歷了同樣的進程,其中日本也花上了十幾年的時間去推進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工作。 筆者認爲這是中國醫藥行業的一個重大措施,將會帶來以下數項影響。
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公佈的時程表,政策劃定的289個仿製藥品種,需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涉及到1800多家藥企,幾乎涵蓋了所有仿製藥企業。 筆者預期一致性評價的政策紅利將在 2018 年逐步兌現,未來各省會逐步落地相應鼓勵政策,對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予以扶持,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在各省藥品招標時具有藥效媲美原研藥、與原研藥相比價格較低等競爭優勢,有利於進口替代,有望迅速擴大市場份額。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騰訊控股(700)及石藥(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