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較早時開始和大家分享我一直怎樣從數個宏觀指標看資金流向,好處是並不複雜,亦很有邏輯,當然也非很全面,但已照顧到我的基本需要。有人會用更複雜的模型去做分析,是否更準,見仁見智。我認為現今世上最準的宏觀經濟分析是Bridgewater,看其基金長年維持好表現便知,可是也不一定每次也準,好像其主事人Ray Dalio於去年初叫大家不要持現金,可是不久便作出180度的修改,提到宏觀風險很大,更出書講述過度借貸危機。他近月持續發表兩年內會發生大金融危機,不過近日好像也加上美國聯儲局持續加息為大前提,其主要同事也於年初發表過新興市場其實可留意的訊息。講咁多,只想說我會持續留意市場上長期預測較準人士的言論,但會作參考,而非硬信,需明白他們沒有義務不時或有改變時即時向公眾作出更新。所以,大家還是自行逐步鍛鍊,選出一些值得參看的宏觀指標,每天嘗試去看看資金流向的最新發展。
說回現在,下圖可見美元仍維持這月偏弱的情況,人民幣及亞洲貨幣也持續轉強,新興市場指數ETF仍輾轉上升,而週五一天各指標剛有相反走勢,但只有一天未可作啟示,但接著數天可多加留意。
下圖為美國十年期國債息率走勢,今年初於低位反彈,因聯儲局正逐步變鴿,加息預期降溫,債息上升債價下跌代表債券需求降位,資金由避險轉為追風險,同期美股亦觸底反彈。到了1月中,債息下跌則開始反映市場已確認聯儲局變鴿,其後甚至說要考慮結束縮表收水的時間表,所以並非代表資金再次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