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pr 2019 – 久遺了的太平洋網絡(543)

(By Michael Kan – 增長股專家)

科網股也有年代之分,太平洋網絡(543),一個久遺了的上市公司名字,所經營的不同行業垂直門戶網站,現在已是科網行業的舊產物。先看其股價,2007年尾以$3.3招股上市,高峰在2014年初,曾升近$7,其後拾級而下,最新收報$1.83,還幸派息還慷慨,近五年每股派息共$0.76,對長線投資者算是一點補償。

再看看業績,2013年收入及純利分別是8.48億元人民幣及2.54億元人民幣,2018年收入及純利則分別是10.23億元人民幣及1.33億元人民幣,五年下來,收入升21%,純利卻跌48%,完全解釋股價同期為何大跌。


(股價圖來源:港股360)

不過,太平洋網絡股價於今年首季算是否極泰來,今年至今已升了78%,定必有因,現在看看其剛公布的2018年全年業績可否找到端倪。全年收入按年升6%,連跌兩年後首度反彈,下半年按年升幅比上半年高。全年毛利按年升4%,毛利率下跌,不過毛利於上半年按年跌5%,而下半年則按年升12%,而下半年毛利率的56.8%,比2017年高,可見下半年業績已有復甦味道。再看純利,全年按年升26%,上半年按年跌11%,而下半年則按年升74%,就算撤除一些非經常性收益,形勢也是這樣,業績再次解釋了股價走勢,此例子更顯出拆解上下半年業績的重要性。

股價今年這般強勢,也不只下半年業績復甦這原因,大股東林懷仁去年12月及1月作出久遺了的增持,股價在$1.00至$1.10間,還在股價過去十年的低位,再看看3月25日公布的業績,內幕人士其實一早已作出表示。

業績公布後,大股東再在其後的四個交易日增持,縱使股價已升至$1.55至$1.60間,似在暗示今年首季業績仍是理想,始終集團的垂直門戶網站是科網行業舊產物,除非進行徹底轉型,不然我沒有信心公司業績會中長線持續翻身,所以市場也會看得短一點。

集團的垂直門戶網站,包括汽車、電腦及時尚等,以太平洋汽車網最重要,收入佔整體70%以上,去年全年收入按年升8%,下半年按年升15%,主導了業績翻身。太平洋汽車網每月瀏覽人數達8,000萬,僅次於在美國上市的跨媒體「易車」。根據業績報告,汽車網最近推出了新產品「酷車專案」,並通過與支付寶合作和自身開發的新一代汽車行銷平台為客戶提升了行銷效果;而移動端行銷管理產品「口袋汽車」於去年12月底,覆蓋超過12,000家經銷商,每日超過30000名汽車銷售專員登錄使用。

太平洋網絡的財務健康,過去三年年底皆有的4億元人民幣,無負債,派息慷慨,近兩年派怎比率超過100%,以現價$1.83計,歷史息率8.5%,但留意過往每股派息會隨盈利升跌。需要留意的是貿易應收款項週轉高達204天,不過是長期情況,相信源於廣告商的廣告費,越大的車行越會拖一拖付款期。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太平洋網絡(543))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12 Mar 2019 – 億勝生物科技(1061)下半年業績增速加快

(By Michael Kan)

億勝生物科技(1061)昨天收市後公佈2018年全年業績,下半年的收入、毛利及純利按年增幅皆比上半年理想,毛利率及純利率有進;2017年不理想的存貨週轉天數,2018年也明顯改善,負債比率降至中單位數,淨現金升幅不少。有這樣的業績,難怪今天股價裂口上升,收市升4.2%。

 

 

 

我和Larry主講的「最新一季潛力倍升股課程」,2月28日課程爆滿,3月16日本週六下午加場,課程綱要如下,按此報名,座位有限,從速!

– 2019年第二季投資方向及注意事項
– 分享預測港股是否已見底的3大指標
– 騰訊、平保及主要內銀股的最新估值分析
– 分享最新一季潛力倍升股
– 精選板塊介紹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億勝生物科技(1061))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12 Mar 2019 – 先分享東江集團(2283)業績摘要

(By Michael Kan)

東江集團(2283)於週一收市後公布全年業績,我今早會參與其業績會,之後再作分享。全年業績表面基本不錯,但下半年按年增長放緩明顯,管理層提到中美貿易戰縱直接影響很少,但間接影響卻不少,因此2018年下半年是集團較黑暗的時期,不過今年初已見好轉,即是有曙光。幸好,全年營運活動現金流入仍按年上升,現金循環週期依舊理想,淨現金於年尾保持去年水平。全年每股派怎息$0.2,以現價$4.22計,歷史息率的4.7%。

去年下半年股價自高位下跌不少,多多少少反映了黑暗時期的不理想表現,所以還得了解管理層對來年的展望,現在先分享業績摘要。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東江集團(2283))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3 Mar 2019 – 安踏體育(2020)業績公布後的投資價值

(By Michael Kan)

根據傳媒報導,運動品牌Descente近日被持股約30%的最大單一股東伊藤忠商事敵意收購,希望增持至40%以獲得否決權,目標是更換Descente管理層,並大力開拓現佔收入15%的中國市場。安踏體育(2020)主席丁世忠及親屬持有Descente約7%股份,為第二大單一股東,也支持此方案。而安踏在2016年與Descente成立合資企業,負責營運Descente的中國業務,若成事應可受惠。丁世忠認為,Descente有潛力成為世界級品牌,未來5年將以每年增店3至4成的速增擴張,希望可把握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商機。

安踏體育近年主力發展成多品牌企業,策略是「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除主品牌安踏及正高速增長的FIlA外,還有Descente、Kolon Sports、Kingkow等,現正牽頭收購芬蘭運動品牌Amer Sports,旗下品牌包括法國專業級越野跑步用品品牌Salomon、運動手錶三大品牌之一的Suunto及加拿大戶外裝備高級品牌Arc’teryx等,從事相關運動的不會覺得陌生,現已得到所有國家的反壟斷批准,收購過程順利,估計短期內會有結果。收購會對每股盈利有正面影響,惟短期提升不大,但可為安踏逐步發展成全球主要運動品牌集團而鋪路。

安踏品牌於2018年收入按年增長20%,佔整體約60%,管理層預期今年增幅約15%。FILA品牌於2018年收入按年增長90%,佔整體約35%,當中FILA/FILA Fusion、FILA Kids及網購按年增長分別為70%、100%及200%,銷售額分別佔FILA品牌的75%、10%及15%,管理層預期品牌今年增幅約30%。

看2月尾公布的業績,全年收入按年升44%,毛利及純利分別按年升54%及33%,上下半年升幅相若。毛利率全年上升,惟下半年較低, 純利率全年下跌,則主要由於錄得淨匯兌虧損,而2017年則錄得淨匯兌利得。另外,銷售開支佔收入由一年前的22.8%升至27.1%,也有負面影響。

現金循環週期及營運活動現金流仍維持健康,淨現金提升,不過45%的全年派息比率較以往70%水平低,下半年計更降至近30%,管理層提到始終收購Amer Sports的規模較大,未來亦會降低派息比率到至少30%,但到適當時候再作出提升。

業績公布後股價走勢理想,市場預期今年每股盈利亦提升至1.885元人民幣,雖然業績有不理想地方,但市場反應似乎暫偏正面。我會以27-28倍市盈率作目標估值,現時預測今年估值區間在$34.4至$60.5,合理估值為$47.4,現價$46.85,今年股價最低見$33.6,低位或已出現。$60.5的今年目標價明顯比投行平均估算高,支持此較高估值的原因包括過去兩年最高市盈率分別是26.5及28.3倍,市場預期每股盈利增幅仍有23%,維持過往數年的較高水平;另外,市場看好李寧(2331)轉型成功,現價$11.34計其預期今年市盈率亦已有24.9倍。現時投資安踏體育面對的風險是中國經濟不振及收購Amer Sports出現暗湧。

懂得計算目標公司的預測「估值區間」,可幫助大家如巴菲特般在合理估值下買好公司,更重要是不會買貴貨,若再加上學懂分析「公司質素」及找出「催化劑」,認真這三個元素,再配合「立體九宮格選股法」,除可以找尋適當時機投資大型及中型股外,也可以幫助發掘潛力倍升股。我和Larry Hung會在3月尾起舉辦投資課程「 以「立體九宮格選股法」發掘潛力倍升股」,有興趣了解詳情請按此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安踏體育(202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24 Feb 2019 – 新意網(1686)股價急升後何去何從?

(By Michael Kan)

雲計算是一個市場焦點,但不知大家有否留意到,新意網(1686)股價於1月尾升破12月高位後,有一段頗理想的走勢,2月至今升了13.6%。

不過,週五收市後公布的中期業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下列財務分析摘要可見,收入按年升18%,不錯,但毛利率卻仍持續下跌,加上營運開支佔收入比率增加,令每股盈利(不包括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之影響)按年升7%至$0.08,雖然按慣例不派中期息,但全年此數據相等於每股派息,而按過往兩年全年數字等於上半年的$2.04計,可推測全年每股派息為$0.163,比現時唯一跟進的投行DBS預測的$0.17低。明白可能入賬時間或可能令下半年業績比過往佔比多,但因已提取大額貸款作剛投標成功的另一塊將軍澳數據中心前期支出,利息支出也會相對增加。

集團以6月年結,是年度至今股價走勢表示估值息率區間在2.6%至3.9%,相信今年中前較大機會在此區間徘徊,除非雲計算繼5G後被炒成一個短期泡沫。現價$5.68,代表是年度預期息率2.9%,算略偏費水平,業績或算是略差於市場預期,至少不是優於預期,加上近日升幅不少不排除股價短期有點壓力。不過,預期每股派息增幅升不錯,暫看估值上於至2020年中的明年度已算合理,加上雲計算需求仍大,還有狀告香港科學園的潛在利好,以中長線角度看仍是不錯的投資選擇。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新意網(1686))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23 Feb 2019 – Hypebeast(8359)公布業績後股價轉強

(By Michael Kan)

不知不覺恒生指數今年至今升了11.5%,還是在大多數投資者看談下發生。希望那些先前講到天很快要塌下來的投資者能夠堅持己見,因為他們說得很有信念,我不知道是次會否是死雞彈,然後再跌更深,就如我在去年尾也不知道今年首兩月港股會表現如斯好,所以我一直也不認為有投資者可持續「猜」中短期市況,並應該以市場的好壞消息的反應去衡量短期大市走勢,好像於過往個多月於壞消息仍不斷出現下,港股升勢仍免疫,代表市底強,亦代表聰明錢的意向,至今這情勢未變,但大家要密切觀察何時會變。

希望那些先前講到天很快要塌下來的投資者能夠堅持己見,因為大市中期仍有機會向他們認為的方向走,投資者是不應排除任何可能性,我不知道他們是否自作聰明,投資市場上,IQ重要,EQ更重要,可是若有投資者因相信他們的言論而於去年尾沽空大市或個股,則一定是自作聰明。

Hypebeast(8359)於2月12日公布第三季業績,股價於翌日升了28%,至昨天收報$0.72,累積升幅擴至36%。業績基本上是理想,尤其是毛利率回升至正常水平,而電子商務收入增長仍非常強勁。管理層曾預期去年尾可轉到主板,但不知為何需重申找另一投行重申申請,又需等一下,但市場明顯不著重此消息。我相信Hypebeast的業務仍可持續增長,當中有快有慢,股價亦會受影響而升升跌跌,波幅不低,長線看好的話便買入自己心安的數量,不理股價升跌而長期持有,直至業績變質至失去公司仍可高速增長的信心為止。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Hypebeast(8359))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21 Feb 2019 – 越秀交通(1052)業績拆細看找問題

(By Michael Kan)

似乎一段時間未寫過股票,農曆新年前後往往挺忙,又要跑渣打馬拉松,加上港股氣氛復旺,我也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到我的主業,即幫客戶管理股票組合。下週四和Larry主講的「最新一季潛力倍升股課程」(按此)收生已差不多,港股氣氛好了,投資者自然也積極了,Homeblogger叫不需太主動宣傳,3月16日週六下午應會加一場,有興趣者也可考慮一下。

業績期已悄悄展開,也需要撥時間寫點東西,我收到不少讀者查詢,希望我可分析一些公司的剛業績,嘗試簡單些也寫點,因為希望可寫多些不同公司!

1月22日文章已「進可攻,退可守之選」為題,介紹的是越秀交通(1052),本週一公布全年業績,財務分析摘要如下

 

 

全年看業績可以,但每半年看則看到下半年按年增幅較上半年低,每股盈利更按年倒退,毛利率亦明顯較低,所以我對其短期股價表現有點保留,但仍是一隻不錯的防守股,每股派息增至$0.39,以現價$6.25計,息率有6.2%,仍算是長線穩中求勝之選。

我近年只找到兩個分析報告有跟進越秀交通,並作出財務預測,當中HSBC跟進較久,是次亦估中了每股盈利,較值得參考,不過業績公布翌日出的報告卻調低了今年及明年的盈利預測,參考過往三年估值市盈率區間皆差不多,平均在7.4至9.1倍間,從而預測今年的估值區間歷壓低到在$5.33至$6.80,本週二高見$6.58,已進入今年較費區域,難怪接著兩天股價明顯回調。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越秀交通(1052))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30 Jan 2019 – 置富(778)業績簡評及最新預期估值區間

(By Michael Kan)

置富產業信託(778)於本週一公布去年全年業績,收入按年持平,但下半年按年跌2%;每基金單位分派按年升1%,但下半年按年跌1%;下半年每股派息$0.2494,比上半年的$0.2634少約5%,打破過去至少五年上下半年每股派息相約的情況。下半年業績倒退,主因出售的和富薈商場未再能入賬,置富嘉湖商場亦開展了部分翻新工程,為市場所預期。惟管理層提到今年加租不容易,訊息較負面。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置富將出售和富薈商場所得20億港元絕大部份用於還債,我認為若果能用2,700萬元增加下半年每股派息,令其與上半年一樣,照顧一下投資者預期,會更理想。負債比率由2017年尾的40%,下降至2018年尾的28%,管理層提到有空間作收購,但見其近年更保守的作風,我認為他們會留意有否將現有商場以好價沽出的機會更大。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主要投行於業績後相繼出報告,預期每股派息按年升約3%,以過去兩年估值息率區間作基礎,我現時預期今年的估值區間在$8.82至$10.18,合理估值$9.5,今年低位或已見,今天收報$9.68,處預期估值區間較高位,離目標價5%,加上末期息率約2.6%,現價以今年計不算吸引,惟中長線持有慢火煎魚,則見仁見智。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20 Dec 2018 – 國際家居零售(1373)最新業績簡評

主力經營「日本城」的國際家居零售(1373)於今天收市後公布至今年10月的中期業績,收入按年升2%,毛利按年升3%,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6.3%升至46.7%,但比去年度下半年的47.2%低。藉成本控制得宜,純利按年升24%,純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7%%升至4.5%。不過,中期息只由每股$0.52升至$0.53。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香港業務收入佔比仍是重中之重,上半年佔整體87.8%,其次的新加坡業務收入按年有所下跌,佔整體10.5%。

香港業務上半年淨利潤為5,100萬港元,按年升16%,淨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4.8%升至5.4%。

新加坡業務雖然上半年收入按年下跌,但精簡店舖下,同店銷售反錄得 6%增長。另外,集團藉引入新產品,同時按計劃增 加SKU(貨品種類)數量,使毛利率有所改善。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表,集團財務上仍非常健康,今年10月的淨現金增至3.77億港元,去年度的ROE亦增至14.4%。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有投資者認為Miniso是日本城競爭對手,但我不大認同,其實只消逛逛Miniso,便知其SKU明顯較少,整體產品亦非正面競爭,最近有投資友儕見過集團管理層,也表示Miniso非主要競爭對手,HKTVmall才是!集團已有網店,但最新業績未有提及其表現,已暗示貢獻仍少。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9 Dec 2018 – 與嘉利國際(1050)管理層會面後記

前週三嘉利國際(1050)公布至今年9月中期業績,前週五與其財務總監(CFO)蔡瑋軒先生及主席助理何偉汗先生見面,了解業績之餘,亦跟進業務最新情況,及中國近日政策對國內房地產銷售的影響。上次和他們見面是今年5月,我亦在5月17日文章(按此重溫)分享相關資訊,整體來說,中期業績的主業比當時期望的有點出入。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整體收入上半年按年跌10%,毛利按年跌10%,毛利率持平,人民幣貶值對其毛利率正面;純利按年升9%,不過若計及已終止經營業務之虧損,實按年跌10%。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業務分類,五金塑膠業務收入按年跌3%,主要是非伺服器外殼產品銷售下降所致,而5月時,我們預期伺服器外殻業務今年度收入增長在5至10%。管理層提到隨著cloud computing的高速發展,企業逐步由自建伺服器逐步轉移至使用Amazon、Microsoft等提供的雲服務,令其主要客戶為HP、Lenovo及IBM的訂單減少,而集團亦開始競投雲服務供應商的伺服器外殻訂單,惟質量要求較低,毛利率亦會較低,訂單數量較密較多,但每單銀碼較小,所以仍在摸索階段。另外,集團仍努力開拓更多客戶,包括Dell、華為、浪潮等,暫取得Dell的HDD Carrier訂單,為時兩至三年,每年訂單額約1億港元,下半年可開始入賬。

另外,電子專業代工業務收入按年跌14%,經營溢利更按年跌19%,主因主要產品NEC Tape Drive需求下跌。而此產品有20至30%出口美國,已被加徵關稅,或影響需求。另外,集團亦策略性地減低生產邊際利潤較低之辦公室文儀產品。

生產設施使用率5月時在50至60%水平,現時降低至40至50%水平,對毛利率負面,集團需要爭取更多訂單以提升效率,5月提到可透過收購進行,惟暫未有目標。

房地產業務方面,集團翻新銷售的47個單位,5月時已售36個,現已全售,預期是年度可入賬,我們預計此部份純利約5,000萬元人民幣。

而50%擁有的住宅項目,600個單位中,5月時已售出220個,現已售250個,佔整個項目的42%,平均售價每平方米24000元人民幣,單位將於2019年3月前交付,可在是年度下半年入賬。我們預計整個項目純利約1.68億元人民幣,集團所佔部份每股約$0.02。東莞市正實施住宅調控措施,先前預售單位曾未獲批網簽,惟單位入伙期近,加上政府或因需剌激一下經濟而將調控措施稍為放鬆,相關單位網簽已獲批並進度理想。

100%擁有的住宅項目,集團預期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預售,我們預期若全售所有單位,平均售價每平方米24000元人民幣,預期後年度及大後年度可入賬,我們預計此部份純利約7.1億元人民幣,集團佔項目100%,即每股約$0.04。不過,留意銷售及入賬進度或受中國內房政策影響而拖遲。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集團在財務上仍算健康,9月的淨負債比率約32%,惟資本開支增加下,將增至70%至80%水平。上半年每股派息$0.03,明顯多於去年同期的$0.016,但管理層仍維持派息比率在70%以上的目標,只是調整上下半年的分佈。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1 Dec 2018 – 必瘦站(1830)的業績解話和常見行業問題

(By Larry Hung)

1)遞延收益的變化:
簡單來說,舊制度是要那些服務contract過期Expired才可以確認forfeited income,但是新制度下在賣出服務contract時已經要確認一部分的expected value forfeited income,當然這個比率好有討論的空間,每家公司也有機會不同。

總體來說,管理層表示未來公司Sales Revenue與現金流將會有較大關聯度。

2)投資方面:
債券基金主要是因為按照銀行的要求,以換取提供信用卡Credit Line;而股票投資則是老闆自己的喜好。

3)最近月份(10-11)的銷售:
公司表示近月依然有雙位數20%+的增長,暫時未見到因經濟問題而造成放緩,但也指出基數大了,增長數字會顯得減弱了一些。

【必瘦站將全部盈利派息,會否導致公司沒有資金繼續發展?】

其實很多投資者也或許會有這樣的疑惑,但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盈利損益表P&L及現金流Cashflow的概念。

公司將全部盈利派息,實際上是報表上的盈利,並不等於是現金流。因為P&L一般會計算上非現金開支,譬如折舊Depreciation等,而實際上在現金流的角度並沒有流出。

因此,就算公司全派盈利,也不代表公司的現金流全部歸零,現金流是有機會比報表盈利為高,因而依然有錢發展。

再者,美容行業的cash flow cycle很快,基本上開新店可能只是2-3百萬(中小型店),而一個月銷售package可能已經收到這個數(可以參考必瘦站的新店銷售公布),而fixed costs機器等也不是非常之高,因而現金流從來不是問題。

【什麽是遞延收入?】

遞延收入Deferred Income的意思係可以理解為當客人買了美容package,但是還未消費,這樣便會被會計處理計入負債。

但係隨著客人消費了療程,便會recognize為收入並出現在P&L,同時Balance Sheet的Deferred Income便會減少。

以下為最新業績分析摘要,可作參考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必瘦站(183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26 Nov 2018 – 維珍妮(2199)業績基本分析

(By Michael Kan)

維珍妮(2199)今天收市後公布至今年9月中期業績,收入按年升9%,毛利按年升13%,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0.7%升至21.5%,主要是由於新建廠房逐步投產令整體效率提升。純利按年升40%,純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3%升至4.4%。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業務分佈,主業胸圍及貼身內衣收入及溢利佔整體仍近八成,上半年收入按年升4%,毛利按年升9%,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0.9%升至22.0%。前主要客戶L Brands業績不理想,但有新品牌填補,令此業務生意仍升。胸杯及其他模壓產品現時主要作自用,收入按年跌5%,毛利按年跌4%,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1.2%升至21.4%。功能性運動類產品成為集團增長動力,收入按年升67%,毛利按年升66%,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9.0%微跌至18.9%。上市時此業務主打是Under Armour的Stephen Curry球鞋,但上半年增長卻是源於新接美國休閒鞋履品牌,據報是Allbirds。另外,運動服裝分部亦錄得強勁的雙位數增長。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集團於今年9月財務還可以,過去數年現金循環週期天數合理,營運活動現金流也理想,惟負債比率仍高,9月時增至90%,主因越南建新廠房的資本開支。管理層估計是年度下半年資本開支約5.5億港元,未來三個年度共15億港元,主要持續擴產,亦期望每年度營運活動現金流入可達10億港元。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根據某分析報告,管理層於業績會提及明年度重點在提高整體毛利率,放棄低毛利率的訂單,諷刺的是可謂風水輪流轉,上市時主要客戶L Brands及Under Armour皆可能成為清洗名單。此策略可提升盈利質素,但短期或令集團損失是年度約8至10%的生意額,亦令廠房使用率下降。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25 Nov 2018 – 維他奶(345)業績基本分析及最新估值

(By Michael Kan)

維他奶(345)於上週公布至今年9月中期業績,收入按年升22%,但毛利按年升25%,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2.7%升至54.1%,主要是由於銷量增加及原材料例如糖及奶粉的價格利好,帶動生產效率提升所致。純利按年升30%,純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0.9%升至11.6%。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地區分佈,無論收入及溢利,中國內地已越來越重要,上半年收入按年升33%,佔整體67.3%,溢利按年升42%,佔整體70.2%,溢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7.7%升至18.9%。香港區維持較慢增長,上半年收入及溢利佔整體分別為25.6%及24.1%,溢利率17.0%,低於中國內地。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集團於今年9月財務仍非常健康,現金循環週期維持負數,淨現金保持約9億港元。上半年的資本性支出大幅增加至約4.6億港元,主要用於「購買位於中國內地廣東省東莞市常平新廠房的土地、香港及中國內地新安裝的生產線,以及香港為期兩年的基建投資項目」,有利未來業務增長。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整體來說,中國內地仍是集團未來數年主要增長點。市場最新預期是年度(至2019年3月)每股盈利$0.72,以現價$29.9計,預期是年度市盈率約41.5倍,我對此股的估值市盈率區間在27至41倍,以是年度計現價已很高。不過,市場預期未來兩個年度每股盈利平均每年增長19%,若以我的最高估值市盈率計,明年度(至2020年3月)及後年度(至2021年3月)的目標價分別可達$34.9及$40.6,離現價分別有17%及36%,期間當然需承受股價波幅,長線投資者可自行考量。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21 Nov 2018 – H&H國際(1112)業績基本分析

(By Michael Kan)

Larry Hung寫了兩篇有關H&H國際(1112)的文章,分別在11月14日及11月15日,我今天則呼應一下,對其財務報表作基本分析。

最新中期業績至今年6月,收入按年升29%,毛利按年升33%,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65.2%升至67.2%。純利按年跌4%,不過撇除非經常性收益及滙兌收益,除稅前溢利則按年升40%,相關盈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8.9%升至20.5%。而業績提到的經調整可比純利,亦按年升41%。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業務分類,自2015年收購澳洲Swisse後,成人營養及護理用品收入及溢利一直佔整體分別約40%,而嬰幼兒配方奶粉仍是最大業務,於今年上半年收入及溢利一直佔整體分別約45%。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地區分佈,收入主要仍源於國內。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資產負債表,雖然去年ROE仍高達22.1%,但因負債比率仍高企,參考性變得較低。自收購Swisse後,淨負債仍高於40億元人民幣。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另一方面,集團的營運活動現金流及整體現金流皆屬健康。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20 Nov 2018 – 東方表行(398)業績基本分析

(By Michael Kan)

東方表行(398)於今晩公布至今年9月中期業績,收入按年跌22%,但毛利反而按年升13%,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6.9%升至24.4%。純利按年升39%,純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1%升至5.4%。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地區分佈,可見香港區是盈利不跌反升的主角,上半年收入按年跌35%,但溢利反而按年升34%,溢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2%升至10.8%。我明天計計劃出席集團業績發佈會,以了解原因及香港最新高價產品零售市道狀況。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集團於今年9月的存貨明顯下跌,不過因生意額減少,存貨週轉天數反而回升。財務整體仍屬穩健,淨現金保持10億港元水平,中期每股派息由2.0港仙增至2.8港仙。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20 Nov 2018 – 拆解莊皇集團(8501) (二):由業績再加深了解

(By Michael Kan)

上篇文章(按此重溫)介紹了莊皇集團(8501)的業務性質及發展,這篇從業績著手再作探討。至今年9月上半年業績,收入按年升25%,保持較快增長,毛利按年升16%,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2.3%跌至11.3%,但比去年度下半年理想。管理層提到行業毛利率在11至13%,近期毛利率下跌,源於多聘了項目經理。事實上,項目經理在市場需求較緊,集團亦需以員工股權計劃作吸引。我問過創辦人、主席兼CEO王世存先生,他對集團發展及未來生意信心滿滿,那麼主要業務風險是什麼?他認為是人,因香港政府近年培訓建築工人不夠,加上年青人不大情願入行,所以未來工人供應會較緊,若果「明日大嶼」成功上馬,人手只會更緊。

純利按年升21%,但若不計去年度的上市費用,撇除非經常性收益及滙兌收益之除稅前溢利按年跌25%,相關盈利率亦明顯下跌,除了因毛利率下跌外,亦源於上市後相關維護開支上升。另外,上市後財務透明度高,有客戶亦藉機壓價,不過管理層認為這方面已沒進一步空間。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集團一直沒有負債,現金隨上市後亦更多,現金循環週期天數更是負數,但也不表示不需保持足夠現金去運作這個生意。每落實一單合約,客戶會先付30%作按金,完成一半工程再付30%,完成全部工程再付35%,剩下的5%為保障客戶,於指定時間後工程無誤才支付。不過,莊皇集團作為主承建商,亦需給客戶一兩個月數期,但承接合約後,雖然次承建商也會給莊皇集團數期,但莊皇集團仍需先墊支50%支出,亦需向銀行申請Performance Bond,所以財力小點的主承建商,較難一時承接太多生意,而此亦為上市後莊皇集團的競爭優勢。 至於入賬方法,則按業績截數日時工程進度百份比計算。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不過,我留意到集團去年度營運活動現金流出2,610萬港元,到今年9月貿易應收款項1,780萬港元,或是因由。我直接問過管理層,他們說這筆款項源於其中一個長期大客戶,因涉事人事變動而有所拖延,近日最高層已親自處理,並已作出支付。

管理層提到,此行業的客戶平均較多於4至6月招標工程,7至9月落實標書,10月起工程便開始,所以財政年度下半年入賬會較多。集團會透過公告透露最新工程情況,好像於今年9月公布獲授一項毛坯房裝潢項目,為一間新加坡跨國銀行及金融服務集團位於觀塘Two Harbour Square之新寫字樓提供服務,總合約金額約為9,580萬港元;今年7月公布獲授觀塘物業的一項毛坯房裝潢項目,總合約金額約為3,810萬港元,及葵涌物業的一項毛坯房裝潢項目,總合約金額約為8,380萬港元,及九龍灣物業三的一項毛坯房裝潢項目總合約金額約為4,480萬港元。難怪王世存先生於昨天會面時信心滿滿,認為市場擔心的潛在經濟回調,無阻其今明兩年集團的商機,因為香港正處於CBD由集中至分散階段,而活化工廈亦可成為另一個生意來源。

另外,集團財務上已符合轉主板,我估計下年公布全年業績後管理層有機推進此事。

我認同昨天與會的一個分析員看法,投資某一間中小型公司否,主要還是投人,希望他們能將公司本身,及股東們的投資,帶入另一個更高層次。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14 Nov 2018 – 領展(823)中期業績初步分析

(By Michael Kan)

現時主力仍是經營民生商場的領展房產基金(823)於今天中午公布中期業績,每股派息$1.306,至少符合市場預期,下午股價升2.1%,市場初步反應理想。若如過往五年般,全年每股派息為上半年約2.06倍,即$2.69,比市場平均預期高約1%,若以今天收報$73.65計,預期息率約3.7%,仍高於合理估值。至於市場的進一步看法,還得看怎樣傳譯管理層於業績公布後的解釋及展望,現分享財務報表分析摘要,先作過參考。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13 Nov 2018 – 偉易達(303)中期業績分析

(By Michael Kan)

消費電子產品品牌及生產企業偉易達(303)於今天收市後公布中期業績,繼去年度下半年後,持續錄得倒退。

中期業績為今年4月至9月,收入按年跌3%,毛利按年更跌12%,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2.3%跌至29.5%,業績提到「主要由於產品組合、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直接勞工成本和生產支出上升,抵銷了生產力進一步提升的正面影響」。

純利按年跌13%,純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0.0%跌至9.0%。撇除非經常性收益之除稅前溢利按年更跌18%,相關盈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1.0%跌至9.4%,因為成本控制得宜,跌幅比毛利率跌幅少。

業績不理想,管理層認為源於「電訊產品的整體表現疲弱,以及電子學習產品在歐洲大陸發生物流問題」。至於市場最關心的中美貿易戰影響,業績提到「偉易達的電子學習產品及電訊產品沒有被列入加徵關稅的產品清單,然而當集團承包生產服務的部份客戶把由偉易達中國大陸廠房生產的產品出口到美國時,便會受到關稅影響。為此集團向受影響的客戶提供應變方案,若他們有意在其他地方生產,便讓他們改用集團最近收購的馬來西亞生產設施」。受影響生意額約1億美元,而加徵關稅金額是由客戶負責,並會轉嫁消費者。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地區分佈,收入佔比共87%的北美洲及歐洲,收入皆按年倒退,但溢利率卻全線按年下跌。電子學習產品在北美洲的收入按年升9.6%,市場關注「玩具“反”斗城」在美國全線結業的影響,業績解釋「由於集團現有客戶紛紛增加玩具的貨架空間及種類,以吸納以往玩具“反”斗城的生意,令美國業績增長」,不還並不代表沒有負面影響。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至於資產負債表,除了存貨週轉天數有所增加,但趨勢未見明顯外,其他未見特別變化,集團財務仍屬健康。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留意業績中管理層的展望保守甚至負面,估計「承包生產服務於整個財政年度的收入預計將有所增長,而電訊產品的收入料將按年下跌。電子學習產品的表現難以預測,因為下半年的銷情或受「玩具“反”斗城」結業,以及歐洲大陸的物流問題的持續效應所影響。中美貿易局勢持續緊張,特別是更多中國進口商品可能會被加徵關稅,為集團前景增添不明朗因素」。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12 Nov 2018 – 鷹美(2368)中期業績分析

(By Michael Kan)

成衣紡織企業鷹美(2368)於今天中午公布中期業績,股價全天跌7.5%,上午基本持平,主要跌幅在下午,可說已告訴大家市場的反應,即管看看有否空間平反。

中期業績為今年4月至9月,收入按年升26%,業績提到源於「因應近年極端天氣出現以致市場對禦寒功能性運動服需求大增」,不過也因此原因,導致生產禦寒功能性運動服的主要物料成本大幅增加,影響毛利率,而工人最低工資及福利不斷提升則是另一原因。上半年毛利按年只升2%,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9.6%跌至15.9%。

純利按年跌36%,因去年同期因註銷一間中國附屬公司產生的特殊收益,以此比較未可作準。不過,撇除非經常性收益之除稅前溢利按年還是跌11%,相關盈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2.1%跌至8.6%,因為成本控制得宜,跌幅比毛利率跌幅少。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地區分佈,各地區收入皆有增長,惟溢利率全線下跌,而收入佔比共58%的中國及美國,溢利皆按年倒退。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和去年同期比較,現金循環週期天數持平,存貨及貿易應收款項升幅皆正常,但今年9月的負債比率明顯比過往數年全年結及中期結時高,淨負債亦高達2.7億港元,相信源於過去一年積極收購生產設施,當中越南生產設施於今年6月已正式併入集團。中期業績後,集團於10月已簽訂收購協議,收購一家生產基地位於中國湖北的運動服生產集團,預期於是年度內完成有關收購。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過業績,今天下午市場反應屬正常,至於是年度下半年的表現,還得密切觀察。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10 Nov 2018 – Hypebeast(8359)中期業績詳細分析

(By Michael Kan)

潮流企業Hypebeast(8359)近月股價逆市抗跌,週四更大升16%,似乎買盤是衝著昨天收市後公布的中期業績而來!不過,在此作個提點,業績公布前有所謂春江鴨先買為敬,但印象中至少過去一年也有不少失敗例子,所以也不好看得太重。


(圖片來源:港股360)

中期業績為今年4月至9月,收入按年升79%,毛利按年升64%,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3.5%跌至49.0%。純利按年只升14%,純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0.3%跌至6.5%,這個降幅無疑令人擔心。不過,撇除非經常性收益之除稅前溢利按年升62%,相關盈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1.8%跌至10.7%,因為成本控制得宜,跌幅反而低於毛利率跌幅。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綜合損益表中有一項「轉板有關開支」320萬港元,轉主板申請仍待聯交所批准,先前管理層透露若順利有機在年底前完成,若如是,公司可以不需再公布季度業績。管理層曾提及業績於一年度間或較波動,不宜逐季逐季作分析比較,所以是次我也不仔細抽出第二季業績作分析。

看看業務分類,函蓋廣告業務及Hypemaker創意代理的數碼媒體收入按年升61%,佔整體由去年同期的67.6%跌至60.9%;函蓋HBX網購平台的電子商務收入按年升115%,佔整體由去年同期的32.4%跌至39.1%;另外,因訂單量於同期按年升83%,可見平均每張訂單銀碼亦見增長。因為HBX毛利率相對較低,整體毛利率也被拉低,不過業績也提到「提供更多量身定制的廣告服務及增聘製作員工,導致數碼媒體分部毛利率下跌」,所以也需留意未來數碼媒體毛利率的發展,若持續下跌,會否實源於行業競爭。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收入盈利看似對板,但分析業績要具批判性,所以也需看資產負債及現金流,可是是次兩方面也告轉差。 上一年度,營運現金輕量流出,可是是年度上半年流出較明顯,源於存貨增加,加上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增加幅度較大,雖云現金循環週期天數水平和去年同期相若,但需在全年業績公布時密切留意情況會否惡化。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留意雖云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增加幅度較大,當中貿易應收款項增長合理,大幅增長主要包括了活動預付款項3,410萬港元,源於集團在今年10月(中期業績後)於紐約舉辦一個為期兩天的週末活動Hypefest,相關收入、盈利及現金流會在下半年業績才作紀錄。另外,此活動亦令今年9月的存貨增加600萬港元,若撇除此活動影響,中期業績的營運現金流會放善不少,所以需看下半年情況再作確認。

根據業績提到,Hypefest獲得來自世界各地54個品牌零售商積極參與,兩日的活動有音樂活動、文化及藝術活動,有超過10,000名參加者參與,門票亦於公開發售後的三分鐘內售罄,可見Hypebeast在潮流界的地位,亦可帶來不錯的收益及品牌效應。

再說回資產負債,加上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增加,集團淨現金由去年9月的6,580萬港元及今年3月的5,530萬港元,大幅跌至今年9月的730萬港元,不過也是可能受Hypefest的暫時性影響。負債比率於今年9月仍處11.1%,但隨著集團增加投資下的資金需要,相信如管理層曾提到,轉主板後有機進行股權融資。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Hypebeast正透過加強投資自身業務及收購擴展業務,於收入盈利處高增長下,資產負債及現金流不排除會反覆,甚至變差,若順利過渡此階段,可提升至另一層次。可是,也有不少公司於此階段失去分寸,股價也會因此受到負面影響。現時投資Hypebeast便需承受擴展失控的風險,不過按管理層過往的穩健發展作風,此風險不可不防,但相對未算很高。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Hypebeast(8359))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