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Mar 2019 – 創科實業(669)業績的一小點負面數據

(By Michael Kan)

創科實業(669)昨天收市後公布去年業績,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今天股價走軟,可以說是跟大市調整,也可說是業績沒驚喜。不過,我微觀下留意到一點,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創科實業一直享有高估值,源於高股東權益回報率(ROE)、健康營運活動現金流,低負債比率,近年還有淨現金。還有業績年年增長,毛利率及純利率年年上升,不過仔細看去年下半年的純利率,與去年同期比微跌,為近年來首次。管理層對此也有回回應,說是因電動工具的研發支出增長較多,以拓展更多新產品,不過大家還是需留意未來是否會改善。另外,地板護理及器具業業務收入雖回復增長,但溢利仍處低水平,只佔整體1.5%。

因為業績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市場對今明兩年的預測盈利暫時變化不大,我現在預期今年估值區間在$41.8至$61.0,合理估值為$51.4,今天股價則跌2.3%至$52.1。

懂得計算目標公司的預測「估值區間」,可幫助大家如巴菲特般在合理估值下買好公司,更重要是不會買貴貨,若再加上學懂分析「公司質素」及找出「催化劑」,認清這三個元素,再配合「立體九宮格選股法」,除可以找尋適當時機投資大型及中型股外,也可以幫助發掘潛力倍升股。我和Larry Hung會在3月尾起舉辦投資課程「 以「立體九宮格選股法」發掘潛力倍升股」,有興趣了解詳情請按此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沒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1 Aug 2018 – Power Tools界的蘋果 – 創科實業(669)

(By Larry Hung)

自惠理工作以來,一直持續跟蹤著創科實業(669);我對這家公司的感覺良好,管理層作風務實,而且旗下品牌Milwaukee表現優秀,持續交出多年增長,主因是公司的Power Tools一早用Cordless(無綫化)邁進,因而領先其他競爭對手。而當對手跟風推出Cordless時,他們又提升電池的續航能力(單是賣叉電池已經是很好的business);而且他們也重視研發,配合客戶需要研究不同的新產品,譬如工地的無綫燈等等。

曾經跟創科的財務總監作深入溝通,他認爲一般投資者只單純地看美國housing market或者大客戶Home Depot(HD是創科產品最重要的分銷渠道)的業績表現,如果兩者的數據好,投資者便認爲創科業績也同樣會升。但是,實際上他自身認爲投資者過份重視美國housing market的數據,創科現在是走研發路綫,走創新產品路綫,就如電話市場可以不好,但是蘋果依然推出新產品搶佔市場。確實,創科旗下品牌Milwaukee已經多年取得20%+的增長,同時在多個市場也展現良好表現,也則面印證了管理層的言論。

創科今年以來12次回購:

這段時間,創科表現一般,主要是因貿易戰消息所影響;但是公司今年内曾12次作出回購(Share Buyback),總額超過億元,或許代表管理層也認爲股價偏低。公司的財務負債水平在過去數年大幅改善,絕對存在能力提高派息和持續回購,這方面是利好的。

同業Stanley Black & Decker Q2 Guidance Revised Up:

而且我翻查美國同業Stanley Black & Decker的最新Q2業績公告(20 July),他們也略為提升下半年的預測,同時也表示產品將會提價,於是帶動股價從低位反彈,這方面應該也是利好創科的。

總結:

創科現時的股價為估值的合理位置,估值最高可達$52附近,倘若最終於8月15日公佈的業績真的能夠維持毛利率增長,届時股價則有向上的催化劑(Catalyst)。

另外投資者也需要留意地板業務(Floor Care)的進展,管理層曾表示今年内應該可以扭虧爲盈,究竟實情如何,還要留待業績才清楚得悉。

延伸閲讀:

Stanley Black & Decker IR Wesbite:
http://ir.stanleyblackanddecker.com/phoenix.zhtml%3Fc%3D114…

花旗報告:
花旗發表研究報告稱,創科實業直接競爭對手Stanley Black & Deckery次季的業績較預期好,暗示創科的營運仍按軌道運行,收入增長將強勁,但利潤或被商品成本所拖累。該行維持對創科“買入”評級,目標價56元。

至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已準備好向5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稅,花旗認為,這將繼續影響市場對創科的投資意欲。不過,創科可透過提升產品價格、將工廠遷移至美國,以及要求豁免於關稅清單,以減低負面影響。

另外,由於原材料成本或下跌,加上人民幣貶值,以及下半年有更多產品推出,對創科下半年的增長前景樂觀,預計公司銷售額可由2016年的55億美元,倍增至2022年的100億美元。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創科實業(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