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Dec 2018 – 與嘉利國際(1050)管理層會面後記

前週三嘉利國際(1050)公布至今年9月中期業績,前週五與其財務總監(CFO)蔡瑋軒先生及主席助理何偉汗先生見面,了解業績之餘,亦跟進業務最新情況,及中國近日政策對國內房地產銷售的影響。上次和他們見面是今年5月,我亦在5月17日文章(按此重溫)分享相關資訊,整體來說,中期業績的主業比當時期望的有點出入。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整體收入上半年按年跌10%,毛利按年跌10%,毛利率持平,人民幣貶值對其毛利率正面;純利按年升9%,不過若計及已終止經營業務之虧損,實按年跌10%。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業務分類,五金塑膠業務收入按年跌3%,主要是非伺服器外殼產品銷售下降所致,而5月時,我們預期伺服器外殻業務今年度收入增長在5至10%。管理層提到隨著cloud computing的高速發展,企業逐步由自建伺服器逐步轉移至使用Amazon、Microsoft等提供的雲服務,令其主要客戶為HP、Lenovo及IBM的訂單減少,而集團亦開始競投雲服務供應商的伺服器外殻訂單,惟質量要求較低,毛利率亦會較低,訂單數量較密較多,但每單銀碼較小,所以仍在摸索階段。另外,集團仍努力開拓更多客戶,包括Dell、華為、浪潮等,暫取得Dell的HDD Carrier訂單,為時兩至三年,每年訂單額約1億港元,下半年可開始入賬。

另外,電子專業代工業務收入按年跌14%,經營溢利更按年跌19%,主因主要產品NEC Tape Drive需求下跌。而此產品有20至30%出口美國,已被加徵關稅,或影響需求。另外,集團亦策略性地減低生產邊際利潤較低之辦公室文儀產品。

生產設施使用率5月時在50至60%水平,現時降低至40至50%水平,對毛利率負面,集團需要爭取更多訂單以提升效率,5月提到可透過收購進行,惟暫未有目標。

房地產業務方面,集團翻新銷售的47個單位,5月時已售36個,現已全售,預期是年度可入賬,我們預計此部份純利約5,000萬元人民幣。

而50%擁有的住宅項目,600個單位中,5月時已售出220個,現已售250個,佔整個項目的42%,平均售價每平方米24000元人民幣,單位將於2019年3月前交付,可在是年度下半年入賬。我們預計整個項目純利約1.68億元人民幣,集團所佔部份每股約$0.02。東莞市正實施住宅調控措施,先前預售單位曾未獲批網簽,惟單位入伙期近,加上政府或因需剌激一下經濟而將調控措施稍為放鬆,相關單位網簽已獲批並進度理想。

100%擁有的住宅項目,集團預期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預售,我們預期若全售所有單位,平均售價每平方米24000元人民幣,預期後年度及大後年度可入賬,我們預計此部份純利約7.1億元人民幣,集團佔項目100%,即每股約$0.04。不過,留意銷售及入賬進度或受中國內房政策影響而拖遲。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集團在財務上仍算健康,9月的淨負債比率約32%,惟資本開支增加下,將增至70%至80%水平。上半年每股派息$0.03,明顯多於去年同期的$0.016,但管理層仍維持派息比率在70%以上的目標,只是調整上下半年的分佈。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17 May 2018 – [與管理層會面] 嘉利國際(1050)

(By Michael Kan)

預期嘉利國際(1050)於6月尾公布至今年3月全年業績,今天和管理層飯聚,看看有否最新資訊

集團仍以工業為核心業務,但對中國房地產業務持續投入,除開發舊廠房地外,亦會買地發展,逐步成為基本業務之一,不排除未來分拆上市的可能性

工業主要產品為伺服器外殻,全球佔有率達10%,我們預期今年收入增長在5至10%。主要客戶為HP、Lenovo及IBM,已簽訂2018至2020三年訂單,現正努力開拓更多客戶,亦於今年第三季為Dell作少量生產。另外,亦積極與中國潛在客戶如華為、浪潮等接洽,惟明白收數期會較長

因集團製成外殼,還需送往不同地方給客戶組裝,所以基本上不受中美貿易戰影響

毛利率受惠自動化而持續提升,我們預期至是年度(至2018年3月)有1%改善,惟大多工序已作自動化下,預期明年度改善空間約0.5%;另外,生產員工數目由是年度上半年的4000人減至現時的3600人,惟成本下降被人工上升所抵銷,而3600人水平的下降空間已不大

隨著現有原材料鐵料存貨用完,其升值將降低毛利率,但因佔成本一成,影響不大,相對人工上升及人民幣升值影響較大,但集團收入多為美元,港匯下跌影響正面

我們預期這兩年資本開支每年約五六千萬港元,主要用在提升自動化,因生產設施仍在50至60%水平,所以會開拓生產模具出口及消費品等,或透過收購進行

房地產業務方面,集團翻新銷售的47個單位,至今已售36個,平均售價每平方米18500元人民幣,預期是年度可入賬,我們預計此部份能增加每股派息$0.005。

而50%擁有的住宅項目,600個單位中,已售出220個,其餘單位本計劃在今年農曆新年後持續以每平方米24000元人民幣推售,但東莞市正實施限價政策,因不想降價,或需待大灣區規劃於今年中公布,形勢才可明朗化,因此拖慢了銷售計劃。我們預期若全售300個單位,平均售價每平方米24000元人民幣,預期未來下年度及後年度可入賬,若利潤全派息,我們預計此部份能增加每股派息$0.1。

另外,100%擁有的住宅項目,集團預期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預售,我們預期若全售所有單位,平均售價每平方米24000元人民幣,預期未來後年度及大後年度可入賬,若利潤全派息,我們預計此部份能增加每股派息$0.47。不過,留意銷售及入賬進度或受中國內房政策影響而拖遲。

管理層先前曾表達房地產業務所得純利將全作派息,惟今天則略有保留,新定位為基本全作派息,但遇到適當收購合併機會,不排除會動用部分資金。

另外,集團近日積極進行回購,但需留意公布業績前一個月內按例不可作回購。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嘉利國際(105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7 Dec 2017 – [與管理層會面系列] 房地產業務逐漸變重的嘉利國際(1050)

Larry Hung及Michael Kan於7月8日與嘉利國際(1050)管理層會面,可按此重溫分享。集團於11月27日公布中期業績,要點如下

– 收入按年升11%,毛利按年升12%,毛利率微升
– 純利按年升6%,若撇除非經常性收益,除稅前純利按年升12%,相關盈利率持平
– 銷售開支佔收入由0.8%升至1.1%
– 每股派息按年升23%至$0.16;全年派息比率目標維持60%
– 負債比率至去年度下半年因增加房地產投資而明顯上升,於今年9月負債水平則比3月時略增

整體業績不錯,但未見驚喜。再看業務分類業績,部份和7月8日所得到訊息有些分別,所以於12月6日與管理層進行電話會議,以作最新了解。

[五金塑膠業務(主要為伺服器外殼生產)]

收入按年升5%,符合預期,新型號產品生產已於是年度開始,但上半年只佔小部份;現有客戶包括五大伺服器的HP、Lenovo及IBM,正爭取另外五大的Cisco及Dell訂單,兩公司已派人視察其廠房;溢利則按年升10%,溢利率提升;預期透過自動化及增加工廠使用率,毛利率每年有1%提升空間

[電子專業代工業務]

收入按年升12%,溢利按年升4%,溢利率下跌,7月初與管理層會面,集團今年第四季將生產Tape Drive新型號產品,並預期此分類業務收入按年持平,不過正因Tape Drive毛利率較低,拉低此業務的整體毛利率

[消費者及服務業務]

收入按年升12%,虧損卻增至1,570萬港元,管理層目標每年最多虧損2,000萬港元,全年有機會超標,業務未見起色,亦分散管理焦焦點,所以正研究包括大股東回購業務只等方案

[房地產業務]

為新分類,溢利680萬港元;最新情況,酒店式公寓翻新項目共有47個單位,早於今年4月開售,截於今年11月底,已售出34套,部份已在上半年入賬,2018年初出售餘下單位,未入賬部份會在下半年進行,我們預期仍可賺1,400萬元人民幣,不過因其他新建項目亦有支出需入賬,所以是年度全年溢利大概也是680萬港元;至於持有50%股權住宅發展頂目,已於2017年第四季開始銷售,每平方米售24,000元人民幣,反應理想,預期可於明年度(至2019年3月)入賬,我們預期50%股權可佔純利增至約1.8億元人民幣,即每股約$0.106(假設1元人民幣=$1.18)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嘉利國際(105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8 Jul 2017 – 與嘉利國際(1050)管理層會面筆記

Larry Hung及Michael Kan於昨天與嘉利國際(1050)管理層會面,要點如下:

不過,看要點前,最理想是先看下列至去年度(至2017年3月)業務分類摘要,以對不同業務的收入及盈利佔比作初步了解。

五金塑膠業務(主要為伺服器外殼生產)

– 主要客戶HP的新型號產品生產已於是年度(至2018年3月)開始,週期至2020年,我們預期此分類業務收入按年升5%,明年度升幅相約

電子專業代工業務

– 主要客戶為NEC,主要產品為POS及Tape Drive,今年第四季將生產Tape Drive新型號產品,我們預期此分類業務收入按年持平

消費者及服務業務

– 管理層目標每年最多虧損2,000萬港元,此為去年度水平,若是年度及明年度虧損狀況仍未見改善,將考慮撤出此業務

自動化及盈利率

– 生產㓍程仍有空間以工業機械人作自動化,加上兩廠合併於2016年下半年才完成,我們預期是年度盈利率可提升1%

– 現時生產使用率為60%,希望爭取更多訂單以增加效益

嘉利國際昨天收報$1.31,歷史市盈率15.5倍。基於以上資訊,粗略計算,是年度收入按年升3%,每股盈利按年升20%至$0.101,現價計預期市盈率13.0倍,基本業務可憧憬性不高,雖云歷史息率有5%,但工業股來說估值已偏高,以過往三個年度有兩個年度的最高市盈率皆略高於12倍作比較,現價也是偏高。

若股價能維持於此水平甚至上升,原因可以是什麼?

公司回購?

– 自3月起回購數次,股數暫只佔已發行股本的0.25%,不過能起穩定股價作用,尤其於5月股價大升多日後某一天大跌,管理層即以發盈喜加回購以穩定市場情緒,可見大股東及管理層現時較重視股價表現

機械人業務?

– 集團佔30%股權的機械人業務在今年3月於中國新三板上市,掛牌未有集資,計劃於上市一年後集資,未來目標是轉至中國創業板上市;不過,業務主要為代理入口工業機械人及為買家提供相關解決方案,未具最有價值的研發及製造,而暫時超過一半生意源自嘉利國際,似乎暫時憧憬欠奉

房地產業務?

集團計劃將房地產成為其一常規業務,而現在進行的主要有三個項目,全部皆在鳳崗

(1) 翻新及銷售47個住宅單位:已售出34個,可於是年度(至2018年3月)上半年入賬,其餘12個預期可於下半年前售出及入賬,我們預期純利約1,400萬元人民幣,即每股約$0.008(假設1元人民幣=$1.13)

(2) 持有50%股權住宅發展頂目:預期於2017年第四季銷售,明年度(至2019年3月)入賬,我們預期50%股權可佔純利約1億元人民幣,即每股約$0.057(假設1元人民幣=$1.13)

(3) 持有100%股權住宅發展頂目:預期於2018年下半年銷售,後年度(至2020年3月)入賬,我們預期純利約9.5億元人民幣,即每股約$0.539(假設1元人民幣=$1.13)

以上(2)及(3),均假設以現時市場平均售價每平方米22,000元人民幣計算,到預期售樓還有一段時間,期間自然有價格變動風險

不計特別股息,集團去年度每股派息$0.055,可見房地產業務於是年度影響不算大,明年度及後年度則影響很大。預期集團計劃將房地產業務淨收益全數作派息,但不排除最終會留小部份作併購。另外,以上只計到純利,其實預期淨收益還包括5億元港元的發展成本,即每股約$0.251,加上上列的(1)、(2)及(3),每股派息於三個年度預期共$0.855。

考慮樓價風險及時間折讓,我們假設發展成本按項目比例攤分,樓價不變,貼現率為較保守的10%,及集團最終預留預期淨收益20%作併購(此亦可視為平衡樓價下跌風險),三個年度因現有房地產項目而預期可收股息現值約$0.57。

現將嘉利國際工業項目以12倍作年度最高估值,是年度(至2018年3月)預期每股盈利$0.101下,是年度最高估值為$1.21,再加上三個年度預期可收股息現值約$0.57,是年度最高估值可達$1.78。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嘉利國際(105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