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觀看文章
(By Larry Hung)
去年首次覆蓋澳優時,當時股價只是約$3.8左右,這段時間裡感謝管理層持續帶來優秀的業績,並不斷向更多投資者作出推廣,讓股價開始向真實價值靠攏。
由於公司剛剛公佈2017財年全年業績和中信將入股成為大股東,我們去週與其管理層會面,分享如下
– 中信入股成為大股東
上週公司公佈中信農產業基金將認購新股,而且原大股東台灣Center Lab會小幅減持,讓中信成為澳優的大股東。
公司表示中信是主動接觸澳優,提出希望入股,同時希望成為第一大股東。
公司認為中信的央企背景能夠進一步加強投資者的信心,而且中信應該能夠通過全球網絡,策略性地加強未來潛在併購或者下游網絡的拓展。
中信將可以提名1/3數量的董事加入澳優董事局,公司表示預期現時的主要管理層將不會有大變動。
– 資本開支
2017年為其中一個頂峰,去年花了6億元人民幣。估計現有廠房應該能夠滿足至少到2020年的需求,因此今、明兩年的資本開支應該各為2億元人民幣。
– 公司去年第四季沒有發出盈喜?
公司解釋去年第四季同比比頭三季遜色,因而沒有發出盈喜。去年第四季因爲空運產品而產生額外的9千萬開支(主要是因為要滿足國內需求的急單)及一次性的存貨撥備約8千萬,因而影響到盈利。
公司表示2018財年1H依然有額外的空運成本,但估計會較之前為少,而存貨撥備方面,公司希望往後每年會為存貨計提1%的主動撥備。
– 毛利
公司的羊奶奶粉毛利略高於牛奶奶粉,分別為54%及52%。
公司認為自有乳清供應充足,因此估計毛利率將會穩定。
– 新聘投資者關係主任
公司將會聘請一名投資者關係主任(Investor Relation),她過往在投資銀行任職分析員,對乳業及消費股相當熟悉,將能夠減輕CFO的workload及進一步加強投資者關係服務。
公司認為未來前景樂觀,現在股東結構穩定,公司佈局也完善了,因而現時是適當時機進一步向更多投資者介紹澳優。
– 新奶粉註冊制
公司現時擁有17個品牌,而其中12個品牌也拿了國家新奶粉註冊制認證,估計剩餘的5個品牌將會順利於年內獲取。公司的廠房實際上最多可以推出21個品牌,現在剩下4個品牌還未使用,將會預留作未來自用或跟其他品牌合作。
– 產能
公司積極新建或者拓展現有廠房,分別是荷蘭、新西蘭及澳洲,產能將能夠滿足至2020年的需要。
公司去年曾經一度面對產能不足的問題,因而先滿足自有品牌的需要,而減少貼牌生產。隨著新產能到位,貼牌生產將可以恢復增長。
– 公司主要銷售地區
大約15%的銷售在公司發源地湖南,其次是周邊城市如貴州、湖北等2線或以下的城市。
– 負債比率上升
去年公司因為建廠房而令公司從淨現金變為小幅負債,今年隨著中信入股之後應該會降低負債率。
– 潛在港股通名單
公司現在的市值已經近90億元,估計在中信入股後完成增發,市值將會超過100億元,很有機會在下次港股通檢閱時被納入。
財務總監CFO也表示預期公司將會被納入,屆時希望進一步提升的交投,改善流通量。
– 總結
我們於去年澳優處於$4以下已經覆蓋這家公司,並一直認為澳優持續具備被重估的價值。同業如H&H(1112)或者蒙牛(2319)等現時2018財年估值均接近25倍,而澳優現時大約只是近18倍左右,明顯出現折讓。
根據管理層對外公開的訊息,2018財年銷售額增長至少達到50%,而這部分增長主要靠Volume推動。我在會議上曾問及公司有否考慮為產品加價,公司只表示現在看到國內品牌已經在首季陸續加價1成,暫時公司會維持定價,但不排除稍後會跟隨同業。對上一次公司為產品提價已經是2014-2015年左右,當時加幅大約為1成,我認為本年度加價的機會不低,將有機會令增長率再進一步。
隨著公司持續交出良好業績,加上中信入股釋除投資者對公司管制的擔憂,以及潛在加入港股通的利好,保守估計澳優的PE應該能夠陸續提升至20倍或以上,股價有機會有15-20%的upside。再看遠一點,公司若本年度交出50%+的盈利增長,假設19財年PE目標維持在20倍,股價的upside應該達60%以上。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澳優(1717))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