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觀看文章
Larry Hung昨天到深圳,與TCL多媒體(1070)管理層會面
– 2018 Q1銷售增長很好
第一季度銷售繼續保持增長,費用率持續受控,其中最大貢獻是海外市場。
– 為何ASP可以持續上升
主要是產品得到認可。
– 海外市場
海外市場低毛利率,但是費用率較低,因此淨利潤跟中國市場差不多。
主要分為北美市場、歐洲及新興市場。
現在北美已經事排名第三名。北美的消費者會看產品的評分、性價比,這些方面TCL做得很不錯。
– 中國市場
提升產品結構,提升利潤,不是專注在銷量。現在TCL LCD電視機在中國市場品牌價格指數排名第一。
– 互聯網業務
雷鳥的估值現在上升至45億人民幣,騰訊及京東也是股東。
2018年給雷鳥的KPI是要增加用戶和提高黏性。
雷鳥去年是Breakeven。
視頻合作夥伴,最大是騰訊,15-30%的分成給合作夥伴。
目前沒有分拆計劃。
– 智能家居
公司希望成為智能家居其中一個入口。未來可能把其他集團的白電都陸續併購進來,因為TCL多媒體在外地有很好的銷售網絡。
未來會儘量用現金去收購。
– 商用信息科技(從集團新收購的業務)
B2B系統
硬件以外,也有軟件解決方案,也會跟其他公司譬如阿里/百度等一起合作
民用
工業(全年不關機)
商用(企業,譬如Shopping Mall,大概用12小時)
多媒體信息發布解決方案(每個客戶一個帳戶,可以在帳戶更新資料,然後網絡上多個屏幕同時跟新)
液晶條型屏幕(非常節能、適合公共交通工具)
教育方案
酒店解決方案(不需要再拿任何卡,只需要身分證和人面識別便可,未來無人酒店應用)
警用裝備(利潤最高)
– 面板價格
管理層只提及會繼續下跌,對公司有正面影響。面板大概佔成本50-60%。
– 技術
QLED,主要是Samsung及TCL在採用
OLED,主要是LG及創維,做大屏幕的良率比較低,價格會比較高;大屏幕用久了會容易有殘影
– 智能AV
獲得安橋在日本以外的全球市場獨家品牌的權利,希望先打進這個市場,然後才推自身的品牌。
總結:
暫時而言,我們維持早前對公司的看法,現價的上升空間應該較下跌為高。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TCL多媒體(107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By Larry Hung)
– 公司首季業績亮麗:
公司於4月25日公佈了2018年Q1 LCD電視機整體銷售量,按年增加35.6%至637.44萬台,其中智能電視機銷售量為464.04萬台,同比增長50.2%,4K電視機銷售量為181.72萬台,同比增長65.3%。
TCL多媒體首季度LCD電視機銷售量實現近5年最大增幅。
中國市場方面,今年首季度LCD電視機總銷售量同比上升9.6%至243萬台。其中,智能電視機銷售量佔首季度LCD電視機銷售量的83.2%(不含ODM業務),4K電視機銷售量佔首季度LCD電視機銷售量的53.3%(不含ODM業務)。
海外市場方面,該集團今年首季度LCD電視機銷售量同比上升58.7%至394.44萬台。
毛利率穩定增長,同比提升0.1個百分點至15.8%,其中中國市場和海外市場毛利率同比分別提升1.6和0.7個百分點。費用持續受控,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 其他催化劑:
1)受惠世界杯來臨的潛在換機潮
根據過往2014年世界杯及2016年歐洲國家杯經驗,當年的彩電出貨量增速均比前一年有明顯的提升。2017年全球品牌液晶電視共出貨2.11億台,估計今年有機會錄得較好的升幅。
2)2017年面板大升的困難日子終於過去了
自2016年開始,不同的面板廠商紛紛關閉生產綫,導致2017年開始不同彩電生產商紛紛在市場上搶面板,導致價格飛升(譬如32寸面板從52美元/片上升至74美元/片,升幅達40%)。面板的價錢大約從2016年中開始上升至2017年中,其後逐步回落,計入存貨至成品的轉換,相信生產商最困難的時間已經過去,2018年的庫存成本將會大大減低。以液晶電視爲例,面板應該佔電視成本高達60%,因此不同廠商在去年Q1-Q3均面對不同的毛利下跌,其中TCL的毛利最差時按年跌3%多百分點至15%左右。
TCL在去年Q4已經開始呈現毛利回升,估計今年效應將會更加明顯。
3)競爭環境改善
早年黑電的競爭非常大,因爲市場出現了不同的攪局者,其中以樂視/小米爲甚。其中樂視已經完全倒下,估計當年的割喉式競爭并不會短時間内再次出現,競爭環境已經大大改善。而同業如創維等業績持續不堪,估計自身應該存在一些問題(實際情況有待考證),反而TCL業績無論在國内或國外持續造好,看上來趨勢應該持續。
– 風險因素:
早前美國公佈的貿易戰清單中出現了黑電相關產品,但暫時依然未清楚具體影響會是多少,而且確實執行日期也未正式公佈。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壞消息已經出現,但是公司股價沒有向下突破,或許我們理解爲市場或股價已經消化了這個消息。
而且公司早前公佈,認爲TCL集團在全球具有較強的品牌競爭力和營銷能力,清單對其影響有限,TCL集團將採取一切有效措施維護企業利益。
另外,公司指已經開始規劃增加墨西哥工廠產能,並採取其他措施降低對美國業務影響。公司在墨西哥、波蘭、東南亞等地均有製造基地,業務佈局全球,認為清單對公司影響有限。
– 總結:
TCL多媒體的估值不容易把握,但我認爲公司的股價相對低殘,理論上上升空間應該比下跌空間爲大,有留意的價值。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TCL多媒體(107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