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觀看文章
(By Larry Hung)
農曆年前把握週末假期回內地探親,當然少不免是到新開的「沃爾瑪」調研一番。
其中,飲品中我必定最留意的是維他奶(345)旗下的檸檬茶和豆奶產品。相對而言,檸檬茶的位置擺放較為出眾,比較像是主打產品,也直接放在王老吉的旁邊,直接競爭。
另外,樽裝檸檬茶上面的包裝紙印上騰訊旗下暢銷遊戲「穿越火線」的角色,暫不知道這個合作是從何開始和實際的效用。
我們一向喜歡投資消費品品牌,原因是我們較容易從消費者的角度去看產品,也能親切的感受到產品是否受到歡迎,從而在業績上反映得到。
我過去曾撰文分享我們是如何keep track維他奶旗下產品的銷售,其中一個有效途徑是查看網上電商平台的銷售,我們很容易可以從銷量、價錢、評價等領域得到眾多資訊,也能看看不同時期不同牌子的產品熱度變化。
如何獲取線下銷售數字?
但是,除了線上之外,線下又應該如何監控呢?一般而言,賣方分析員會委託不同Consulting Firm去收集數據,如果我們沒有資源得到這類資訊的話,我們較為「草根」的方法就是每逢出差時均到主要的商超做實地考察,我會刻意翻開飲品或食品的生產條碼,從而得知貨品是否最近才生產,生產日期越近,一般反映產品熱銷,證明生意火熱。當然也有機會是商超的生意人流對貨物流轉也有影響,因此我們一般查看時也會參考多幾個銷售點的數據,從而更好的把握真實情況。
對於投資標的,我們會看行業(Right Business Model)、看公司質素(Right Company)及估值(Right Price)。今天才跟新客戶笑言:「調研彷彿滲入了我們的血液,有時候隨便逛街,也會不自然地留意上投資資訊。」
最後,對於維他奶的估值,暫時今年我們估值的高位為$32元左右,投資者可以自行判斷哪個位置才是較吸引的估值。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維他奶(345))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By Michael Kan)
維他奶(345)於上週公布至今年9月中期業績,收入按年升22%,但毛利按年升25%,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2.7%升至54.1%,主要是由於銷量增加及原材料例如糖及奶粉的價格利好,帶動生產效率提升所致。純利按年升30%,純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0.9%升至11.6%。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地區分佈,無論收入及溢利,中國內地已越來越重要,上半年收入按年升33%,佔整體67.3%,溢利按年升42%,佔整體70.2%,溢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7.7%升至18.9%。香港區維持較慢增長,上半年收入及溢利佔整體分別為25.6%及24.1%,溢利率17.0%,低於中國內地。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集團於今年9月財務仍非常健康,現金循環週期維持負數,淨現金保持約9億港元。上半年的資本性支出大幅增加至約4.6億港元,主要用於「購買位於中國內地廣東省東莞市常平新廠房的土地、香港及中國內地新安裝的生產線,以及香港為期兩年的基建投資項目」,有利未來業務增長。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整體來說,中國內地仍是集團未來數年主要增長點。市場最新預期是年度(至2019年3月)每股盈利$0.72,以現價$29.9計,預期是年度市盈率約41.5倍,我對此股的估值市盈率區間在27至41倍,以是年度計現價已很高。不過,市場預期未來兩個年度每股盈利平均每年增長19%,若以我的最高估值市盈率計,明年度(至2020年3月)及後年度(至2021年3月)的目標價分別可達$34.9及$40.6,離現價分別有17%及36%,期間當然需承受股價波幅,長線投資者可自行考量。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By Michael Kan)
維他奶(345)於上週五中午公布至今年3月全年業績,股價在下午下跌4.8%,市場初步反應不理想,業績差還是過去個多月股價升了約兩成後的獲利盤好消息出貨?
先看損益表,收入按年升20%,毛利按年升19%,毛利率微跌,不過下半年已止跌回升,加上原材料價格上升下,靠提高產能效益以維持差不多水平,已算不錯。純利按年跌5%,撇除非經常性收益(前一年度出售美國業務)之除稅前純利按年則升23%,相關盈利率微升,成本控制做得不錯。業績提到,若不計及出售北美洲事項的一次性收益,純利按年升14%。每股派息$0.352,不計前一年度的特別股息,按年升14%。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每股盈利$0.555,較市場先前預測高約5%,此份業績理應不差,股價於公布後下跌,應是股價事前率先升至是年度(至2019年3月)的估值區間高位後出現的回調。股價能否再上,長期應仍值得看好,因其佔比最大的中國業務仍在高增長,而中國市場還有不少空間尚待開發。至於短期波動則難測,需看市場怎樣調整市場預測,公司雖優質,但分析報告不多,暫見偏樂觀而是次預測較準的海通報告,調升其是年度每股盈利至$0.68,按年升23%,也算合理,假設保守點是年度每股盈利增幅為20%,以市盈率估值區間高位39倍計算,股價於是年度可達$26,僅作參考。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