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Nov 2017 – [與管理層會面系列] 順誠(531)多品牌 vs 敏華(1999)單品牌?

Larry Hung及Michael Kan於11月上旬與順誠(531)管理層會面,要點如下:

[公司介紹]

– 順誠(Samson)集中於美國市場,主要是室內傢俬,採用不同物料去製作。

– 公司於2005年上市,及後美國在2007年開始爆發金融海嘯,美國整個樓市大幅下挫,導致順誠業績也呈現大幅下滑;但是公司一直保持良好的現金流和儲備,因此過往一直維持良好派息。

– 順誠現時應該是美國第6大市場競爭者,超過9成的產品為自有品牌,其餘則為代工OEM。

– 根據公司分享,於2007年時他們提早預判到美國樓市將會出現大問題,因此提早將部分美國廠房關閉,而且也停止所有資本開支,保留現金安全渡過大浪。

[未來發展機會]

– 順誠認為美國樓市已於早一段時間踏入復甦,隨著經濟持續改善,美國市民將會加大消費,添置或者更換傢俱,順誠復甦的週期才剛剛開始。

– 因為過往樓市的週期一般也維持5-7年,公司自07/08年開始走一段長達9年的下跌週期,去年開始盈利才慢慢復甦,公司期望未來還有更好的光景在後方。

– 而且,公司看到不少收購的機會。因為當年07/08年時,不少行外人(PE基金)等積極併購傢俱行業,因為貪現金流好,回本快,怎知道一買完就出現金融海嘯,然後生意一沉不起。這些基金一般也有特地的投資期限,隨著期限接近到期,他們也希望儘快退出這些虧損項目,於是造就順誠有機會用低價買入(個位數PE)。

[收購策略]

– 公司在去年加快收購步伐,收購後一般會從產品和價格端開始改善,儘快實現或提升盈利,這方面我們將會持續看到併購的新聞。

[營運模式]

– 公司基本上是接了單,然後才生產,因此存貨風險不高。原材料大約佔總生產成本的45%。

[其他投資(包括外匯及債券)]

– 公司過往在2015-2016年間派發人民幣股息,大幅減持了人民幣的exposure。

– 而債券組合也分段在到期後減少投資。

[資金安排]

– 公司認為過往現金過多,會考慮提升一點槓桿,但Gearing不會超過10-20%

– 未來資本開支(不計算收購的話)將不多,因為需要投資的已經於之前投資了。

[網購對公司的影響]

– 近年Wayfair對實體店影響很大,搶去不少生意;而Amazon也宣布正式進入傢俱行業。現時兩個均為公司客戶,公司認為網購商暫時能夠令現金流週轉更快,而且利潤更好,有助市場整合,同時間令大型傢俱生產商也會得益。

– 現時Wayfair是公司頭5大客戶。

[美國稅改的影響]

– 公司現時交高於30%的稅率,一旦實現減稅、這方面將會大大令公司受惠。而且公司是少數傢俱公司還擁有美國廠房。

[中國市場發展]

– 公司沒有內地發展計劃,因為美國消費者更願意將金錢投放在傢俱上。

[未來派息]

– 公司沒有特定的派息政策,但是會參考EBITDA的情況。

[總結]

– 我們認為公司的盈利波動性不低,暫時美國樓市向好,對順誠應有幫助;我們粗略估計本年度公司PE將約在14-15倍左右,最近股價回落,我們認為公司的投資價值開始浮現,但需要再看多一、兩份業績去確定公司重回增長態勢。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順誠(531))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