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Jan 2018 – 宏觀及微觀看資金流向更新(附騰訊(700)的最新估值分析)

(By Michael Kan)

上週那篇「從宏觀指標看資金流向」的文章頗受歡迎,其實也可以做一下定期跟進。美匯指數上週反彈得比較大,反升穿了先前跌破的支持位。隨著市場暫時減少了對美國經濟放緩的憂慮,資金有重返美國之勢,而Dow Jones及Nasdaq於上週皆升近3%。股市資金從何而來,一是資金真的重返美國,一是從債市而來,美國十年期國債息率於上週由2.70%升至2.78%,債價下跌,期間市場並未對加息預期升溫,應是源於部份資金暫不避險,嘗試追追風險。

若有美國資金班師回朝,對境外股匯影響又如向?Emerging Markets ETF上週仍升約2.0%,亞洲貨幣指數同期只下跌0.4%,似乎美股上週反彈的資金源於債市,多於其他股市。

 

中港股匯情況又如何? 人民幣兌美元於上週微跌0.2%,外資影響較大的恒生指數則上升1.6%,未見特別抽資跡象。

不過,美匯指數於上週後段趨更強,若回升持續會否才開始影響新興市場資金,本週需密切關注。

至於微觀港股,上週五見REITs及公用股等避險股股價終回落,同時上升勢頭擴至未見短期催化劑的醫藥股及手機設備股,市寬擴闊,資金開始炒落後,風險胃納正回升。

恒生指數龍頭股騰訊(700)始終仍是領頭羊,今天亦藉機講一下,從而看看大市的潛力。騰訊股價上週升1.8%,略勝恒指。不過,騰訊上週未見特別好消息,反而較多人談論的是國內有三個社交App同日發布,當中包括現時的主要競爭對手「抖音」所延伸的社交App,雖然我認為騰訊的「微信」已非社交App層面,而是在國內的生活必需品, 黏性很強,不易被取代,不過若在去年下半年般的弱勢,股價也會受負面也影響,因此其股價回升勢頭仍是不錯,可反映稍為偏向強勢。

另一個騰訊面對的不明朗因素,是中國近日重新審批遊戲版號,兩輪也沒騰訊及網易兩個龍頭的份兒,我認為這表示政府也不想市場過於壟斷,希望中小型公司也有生存空間。事實上,因騰訊分銷及推廣遊戲的渠道明顯較強,其他公司的遊戲大多要與其合作,重新審批遊戲版號後騰訊也可受惠,當然毛利率沒自家遊戲般高。

騰訊現價$337,是貴還是平?若相信其仍是中國互聯網的領先企業,未來仍見長足增長,長線投資便不需考慮太多。若看較短,則先預測其今年的估值區間。市場現時預期2018年每股盈利8.4元人民幣,即預期估值市盈率區間在26至49倍,不少投資者認為騰訊去年股價跌得很多,但相高低位相差90%,比2017年的134%低,也只是比再前年的平均73%略高,因此我經常提及其股價去年的波動性非異常,分別在股價先高後低,而先前多年則先低後高,心理上影響了信心。

市場現時預期2019年每股盈利按年升約19%,算是合理,我預期其估值市盈率區間在27至47倍,預期今年估值區間在$316至$538,今年股價最低曾見$300.4,以此推算,今年低位或已見,上升空間約60%。

以上假設,主要風險一是盈利增長不達標,一是市場調低其過往四年的估值市盈率區間水平。我現在將2019年每股盈利按年升幅調低至10%,預期估值市盈率區間調低為24至40倍,預期今年估值區間便下跌到$257至$428,合理估值約$342,估值較低位約$300。

至於兩者怎樣衡量,就要看每位投資者對騰訊、中國經濟及股市的信心。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騰訊(70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3 Nov 2018 – 一呼百應,一沉百踩

(By Michael Kan)

今天剛剛跑完9KM,往住跑步時什麼都不想,只專注平衡步速及呼吸,可是有些想法有時還是會浮現在腦海,有時清空思緒後思想更見清晰。今天就想到現今社會一個人若想減壓,當然有各自的有用方法,不過往往出現的答案會是做運動、打機、吃東西、購物等,尤其以前兩者較多。大家也知道,國內有不少事不能作為,自由度相信不會有人話高,所以在國內生活或有一定壓抑性,領導者又會否禁止人民做運動或打機?領導者最不想見到社會不安,做運動及打機本身理應不會造成社會不安,卻可給人民宣洩負面情緒,又為何要禁止?

相信現時不至有人認為領導者會禁止人民做運動,因為運動是正面的,但不是每個人民也喜歡做運動,尤其是年青人,所以領導者也不會禁止人民打機,可是有些遊戲事實上是會教壞人,好像「大逃殺」式的食雞遊戲約一年前在國內開始流行,我也擔心領導者是不會大方到接受這個意識形態上頗負面的遊戲,物極必反,放多了要管也是國內領導者一向思維,接著便是一管便死,但不要忘記管死後往往也會復活的,因為打機仍有頗重要的存在價值,而當行業復活規距多多下,市場便會強者越強。

去年市場對騰訊(700)一呼百應,今年卻一沉百踩,市場上負面評論百花齊放,看多了以為騰訊的半璧江山遊戲將沒了,甚至騰訊會被今日頭條母公司取代,整間也沒了。去年還說騰訊牢不可破,今年忽然又變得如斯脆弱,就如去年還說香港樓市供不應求,樓價只有穩步上揚,今年忽然又變得高位下跌沒承據,樓價只會逐步下跌。當然,形勢轉變有所因由,一切源於中美博奕,但又是否只懂想得這麼一面倒!無論過牛或過熊的批判及評論,看過便算,甚至可以不理。著名本地基金經理劉國傑數月前接受訪問,認為騰訊是中國最佳的互聯絡公司,騰訊仍是基金持貨最重股票,我也認同這個定位。

「一呼百應,一沉百踩」,已是現今市場、分析員及傳媒的生態,投資者若盡信,恐防損失的是自己。

君不見上週五因習特的一通電話,很多被一沉百踩的股票,股價先前還只管向下沉,那天卻報復式反彈,可見如前說宏觀仍舊戰勝微觀,因此近日股價升跌,不要只管聚焦在公司層面上,還需看中美關係、美元及人民幣變化、美國經濟和加息收水情況,及中國經濟數據。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騰訊(700))(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16 Aug 2018 – 認識計算預期(騰訊(700))估值區間的重要性

(By Michael Kan)

每隻股票的股價每年總是有波幅,若過往數年可從中找到規律,我便會視為估值區間。

我一直便用此估值區間分析騰訊(700)的每年估值,近五年已提升至市盈率29至46倍,將此市盈率乘以市場預期每股盈利,便可得到每年預期股價走勢。隨著市場預期每股盈利會不時變動,便成為估值上最不穩定的因素。

以年初的市場預期每股盈利計,騰訊的目標價是在$500以上的,不過隨著市場因應發展調低市場預期每股盈利,加上股價於年頭已高見約$477,我於兩三個月前已提出其股價今年可能已見頂。

近月騰訊業務充滿挑戰性,股價弱勢,我於上月講座也提到今年正在尋底,中長線投資可以,但若只看今年,則要等一下,因以業績公布前的市場預期每股盈利計,加上人民幣貶值,預期今年估值區間在$295至$467,當天股價在$371,即下跌空間有20%。

業績公布後,我看了十間大行報告,目標價平均調低15%,並預期今明兩年每股盈利暫時分別調低7%及8%,以此計算,預期今年估值區間在$275至$436,今天上午收報$326.2,即不排除股價今年還有15%的下跌空間。

市場現時仍樂觀預期騰訊的明年每股盈利按年升30%,以此計算,預期明年估值空間在$356至$564。假設不這般樂觀,明年每股盈利按年只升10%,以此計算,預期明年估值空間在$302至$480,現價以中長線投資看已屬偏低。

當然,預期估值區間仍有一個風險變數,便是市場調低其估值市盈率區間,於五年前被調升前,其區間在20至34倍,不過騰訊始終已非吳下阿蒙,但高風險意識的投資者也可來作個參考。

認識騰訊股價的每年預期波幅,便不會對其今年股價走勢大驚小怪。所以,投資者需認識計算預期估值區間的重要性!若有興趣了解多些,請勿錯過下週二的投資課程,按此可知詳情!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騰訊控股(700))

26 Mar 2018 – 騰訊(700)的估值會否被市場調低

不只一個朋友問,今年市場預期騰訊(700)盈利增長只有15%,不可說成是高增長,那麼市場會否調低其市盈率估值?首先很高興朋友們有此風險意識,這樣才可在股市打持久戰!投資市場什麼也可以發生,我不會抹煞任何可能性,這要看市場會否認為未來其高增長不再,或壟斷性不再。過往有些企業,初時倚仗盈利高增長而取得高市盈率估值,隨著基數增加,高增長不再,部分企業的估值市盈率也被市場局部調低,不過部分企業的盈利增長低企,甚至持平,但市場仍維持其較高的估值市盈率,就如康師傅(322)、大家樂(341)、恒安國際(1044)等,這在於企業於行業的壟斷性及在所屬股市的稀有性。至於一間預期盈利高增長或在行業存在高壟斷性的企業的估值市盈率應該值20倍、30倍還是40倍,這是一個老生常談但不易解答的問題,最實際是參考過往的市盈率區間。客觀看,市場預期騰訊明年的盈利增長仍高,而其在互聯網行業及中國人民生活上的壟斷性是越來越大,加上仍可藉過往投資項目上市以釋放價值,所以我現在認為市場仍會賜予其40多倍的估值市盈率,不過對任何一個投資來說,我們也需不斷審視買入/持有原因及估值基準有否轉變,到時再作適當的決定。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騰訊(70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24 Mar 2018 – 對騰訊(700)的信念、耐性到估值

(By Michael Kan)

已看「騰訊傳」一段時間,因工作忙,看得也頗慢,現在才看到QQ被其他各大網企圍剿時。其實騰訊(700)一直走來,尤其是初期,也遇過不少困難,相對新浪網易等,騰訊當年是後起之秀,郤是首批賺錢的中國網企,其中靠的是中國移動的夢網計劃,就如日本NTT DoCoMo的imode般,收入大部分分成給增值服務提供者。上市後,卻遇着中國移動想收歸利益,相關盈利也大幅下降,很多人想當然以為自己若當年數塊錢買下騰訊,坐到現在可不得了,卻完全莫視在騰訊的歷史中,曾遇上不少困難時刻,足以震走無數持貨者,所以南非MIH(Naspers控股公司)一直持貨到現在才沽出小部分,17年賺5,000多倍,也可以算是前無古人,至於為何其管理層對騰訊有如此大的信念,則不得而知。講開MIH,這些巨額彩金是扺賺有餘,持有的耐性固然是投資模範,更重要的是沒有其當年臨危入股,騰訊根本已不存在。根據「騰訊傳」,當年OICQ(QQ前身)高速增長,維護成本卻非常高,盈利模式未有,要存活只好到處找人注資,可是遇上科網泡沫爆破後,什麼新浪網易也自顧不及,初期投資的IDG及盈科也以為投資將泡湯,後者還曾找上王晶看看和娛樂圈cross-over一下能否幫上忙,大家看到這段歷史可謂情何以堪!幸好,就是MIH自己送上門,提出價錢也吸引,是IDG及盈科投資金額的11倍,一年賺上11倍,於後科網泡沫爆破時期加上盈科當時負債也不少,小小超沽清盈科,其實也很合情合理!

MIH對騰訊有眼光,有信念,也有耐性,我的眼光對比MIH,拍馬也追不上,對騰訊的信念其實自前年才形成,因為其在國內的壟斷地位已越加明顯,到現在可謂有增無減,一個微信也包攬了中國人的生活所需,泛娛樂的觸及面及市佔率也越來越大,只要配合國家政策及步伐,持續增長是走不了,當然增長會時快時慢,去年增長快一點,股價便升快一點,今年增長慢一點,股價便走慢一點,千萬不要有年年超高增長的期望,因為這會影響我們持貨的耐性,因為到了現在,有了信念,耐性才是最緊要。巴菲特重視複利,複利就如滾雪球,越滾越大,持有盈利能夠持續增長的公司股票,便是一個複利投資,而巴菲特說過,可以用合理價以下買入優質股,即是不要用高到不合理的估值買入騰訊,至少時間可幫你取得回報。

去年已有報導Naspers有股東強烈建議沽出騰訊以釋放價值,所以是次其最終要沽出2%持股,雖然也有心理準備,但初時也認為對市場是一個不小的壞消息,不過當知道其作出三年不再沽股的承諾,理應可穩定市場情緒。上週騰訊公布的業績未見驚喜,股價近日從高位拉落,是時候檢視一下最新估值。綜合各大投行於業績後的報告,平均預期今年每股盈利8.88人民幣,按年只升15%,可見今年在盈利方面有機會是走得較慢的一年,所以我們也不要預期今年股價表現會有去年般出色。我近年以46倍市盈率作為目標估值,現在看今年會是$501,合理估值在$392,比先前估算水平下降,因市場在業績後調低了預期。其實今年股價最高已是$476,只比$501低5%,所以我不會排除今年高位已見的可能性。嘗試看多一年,市場預期明年每股盈利12.00人民幣按年升37%,估計回復高增長,若真的如此,估值可達$686。這些估值都是參考,會隨時間變化,可幫助我們建立耐性,但若你正計劃有耐性持有騰訊,前提還是你對此公司的未來發展有否足夠的信念!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騰訊(70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5 Dec 2017 – 估值區間往往由投資氣氛變化形成

(By Michael Kan)

11月21日文章為騰訊(700)於季績後作估值更新,不過留意這個估值是屬於2018年,並非2017年!當時亦提到「昨天再升至最高位$420收市,即預期今年市盈率52.5倍,比我估算的最高市盈率46倍,高出14%」,即代表當時仍買入,但只在今年內爭朝夕的話,是充滿「投機」性,需清楚箇中風險。

至今計, 騰訊於11月21日創了股價歷史最高位$439.6,以最新預期每股盈利計,即預期2017年市盈率的54.4倍。那天文章提到,「我較保守以2015年至2017年的市盈率走勢衡量2018年估值」,即是假設今年的高估值為非理性,並非新常態,所以不具參考性,我現時並未改變此保守取態,會以26至46倍作為騰訊的2018年市盈率估值區間,隨著預期每股盈利有所變動,現時預測的2018年估值區間在$267至$473,合理估值在$370,安全買入價在$319。

騰訊的基本優勢未有改變,估值區間上下限便代表著投資氣氛,就好像去年第四季的投資氣氛低潮,騰訊股價也積弱,製造了買入良機。不過,現實一點,大家不好期望騰訊明年股價會有今年的升幅。首先,股價去年尾收報$189.7,即去年市盈率39倍,並非理性估值區間最高位,而此價也等於預期今年市盈率23倍,還低於今年合理估值區間低位,若只計升至理性估值區間最高位46倍,亦已有100%升幅。

另一方面,以今天收報$376計,預期今年市盈率仍有47倍,稍高於理性估值區間最高位。$376亦是預期明年市盈率37倍,仍略高於明年合理估值水平。再加上現時市場預期明年每股盈利增長按年升27%,比至今預期今年全年每股盈利增長按年升幅65%明顯回落,現價買入,預期至2018年合理理性水位只有約24%。

心態以看到下年的「投資」論,以合理價買入優質公司,對騰訊言,$370左右會是一個好價位,不過需明白,縱使基本因素及預期明年每股盈利未有改變 ,只因投資氣氛轉弱,買入後股價於明年仍有機會下試$267,即跌幅有28%,若果你未有信念或信心為騰訊捱價28%,甚或跌價再加注,那麼還是待股價跌至安全買入價$319才考慮,期間還需留意行業及公司最新狀況,和市場有否調整每股盈利預測。

如以上分析,推而廣之,今年的強勢股,不少仍在相對高位,今年股價超高的升幅,於明年或不易複製,甚至形成一定壓力,所以可留意具實力但今年股價並不強勢的中小股,不排除會成為市場資金的對象。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騰訊(70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21 Nov 2017 – 季績後騰訊(700)的估值更新

(By Michael Kan)

我於10月9日的文章「怎樣才可長揸騰訊(700)不放,賺盡升幅? 」算出騰訊(700)2018年最高股價可達$433.8,其後於11月5日的文章再為騰訊估值,那時重新審視過往數年的股價走勢,加上市場調升其每股盈利,我將預測2018年估值區間最高位提升至$459,比數天前Morgan Stanley最新發表報告的目標價$420更牛。我在11月8日接受TVB財經節目直播訪問時也有提到2018年估值可見約$460,但並非在嘩眾取寵,因為但我只是盡量客觀地以歷史為依據,用最簡單的方法推算出來。

騰訊於上週三收市後公布第三季業績,市場普遍認為優於預期,並再度調升其每股盈利,上週五股價突破歷史高位,昨天再升至最高位$420收市,即預期今年市盈率52.5倍,比我估算的最高市盈率46倍,高出14%,不過相對其他強勢股如吉利汽車(175)、瑞聲科技(2018)及舜宇光學(2382)等,比正常市況最高市盈率高出的幅度已算克制。那麼究竟是今年騰訊的估值水平經過四年後,再次得到市場提升,還是今年是資金短期擁擠造成的非理性高估值,現在較難有定案,我即管較保守以2015年至2017年的市盈率走勢衡量2018年估值,以市場預期2018年每股盈利按年升30%算,我現時預測2018年的估值區間是$282至$501,合理估值是$391。

若果這個預測估值區間明年得到實現,不排除股價會是先高後低,當然也可以是2018年每股盈利最終按年升幅大幅高於偏保守的30%預期,又或市場已不介意將其最高市盈率水平放至50倍以上,不要忘記騰訊的護城河正加深加濶。

當然,任何估值方法都不會百發百中,但一套估值方法對某股於某時期的成功率仍不錯,便值得參考,這個亦是可以一直幫助投資者作出繼續持有騰訊的決定,就如我於10月9日文章「怎樣才可長揸騰訊(700)不放,賺盡升幅? 」所提及。不過,這條數我在過往年多一直向投資者計算,目標價及目標投資時間也很清楚,可是落實執行的朋友似乎不算多,應該是對騰訊的護城河深度及濶度不夠信心,這也難怪,因為我今年某天也受影響而作出減持,幸好已作修正翻兜。「立體九宮格」選股方法的三大元素(1)公司質素、(2)催化劑及(3)估值水平不斷在影響投資決定,所以我們要加深認識,才可戰勝心魔,因為股票投資成功與否,計算重要,心理更重要,對此三大元素認識越多,心理調控也會越理想。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吉利汽車(175)、騰訊(700)瑞聲科技(2018))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8 Nov 2017 – Michael Kan接受TVB財經節目直播訪問

今午中午接受無綫財經台「早市戰報」直播訪問,談最熱門的閲文(772)及騰訊(700)!我雖然喜歡閲文的生意模式,但股價升至$100以上,以現時資料,看到下年也著實太貴,不過新上市股票的股價短線主要看股份在市場的供求,可以很不理性,抽到新股的持貨者可訂自己認為滿意的止賺價,股價再升便提升止賺價,行「放紙鷂」策略。

另外,主持問我怎看大行提升騰訊目標價至400多元,我一如在Blog文章所提及,認為若看到下年,此目標價其實冇特別,因根據我正常計算,估計下年股價可升至$460。 留意,騰訊的新最估值調整,還看下週三季度業績後市場怎跟進。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騰訊(700)及閲文(772))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5 Nov 2017 – [股票估值] 騰訊(700)及港交所(388)

(By Michael Kan)

騰訊(700)股價上週再破新高,投行又出報告提升目標價,是否代表繼續演譯專業分析被市場牽著鼻子走的悲哀?!

當然,估值隨著業績預期調升則屬正常,市場在持續提升騰訊的預期每股盈利,今天我也就此作出更新。以約46倍市盈率作最高估值水平,今年的最高估值為$357,上週五股價收報$368,此3%差距是否代表行將公布的第三季業績再次優於現時市場預期,需留待11月15日才知曉。

至於若看到2018年,市場正預測其每股盈利按年升27%,並非進取,基於此,我現時預測的估值區間是$277至$459,合理估值$368,Morgan Stanley於11月2日收市後發表的報告將目標價由$370升至$420,留意目標時期為一年,而非今年內,所以此報告結論反而不屬特別進取。

我為管理組合於上週尾以約$358,趁其升破上月阻力加注騰訊,並以股價下跌5%作止蝕,可謂進可攻,退可守,以今年來說,買入價算是「投機」,以明年來說,買入價算是「投資」,若股價不跌破止蝕價,可以長揸下去,當然條件是騰訊仍是高增長,又有「護城河」。

另外,港交所(388)股價近日較強,但仍未破今年高位,有報導提到10月的平均每天成交比首三季再提升,北水續來,新股升溫,有催化劑,可以是時侯看看今年還有否上升空間。以約41倍市盈率作最高估值水平,我現時預測今年的最高估值為$234,和今年最高價$233.2相近,上週五股價收報$224.2。港交所過往被市場追捧時,市盈率估值可超過42倍,即現時預測今年最高估值可提升至$243,可作個參考。

下次再和大家看瑞聲科技(2018)及舜宇光學(2382)的估值。

若想了解怎樣去預測股票的估值區間,怎樣去評定一間公司是好是壞,怎樣從最新業績找到催化劑,怎樣不被表面美好業績蒙敝,怎樣用「立體九宮格」幫助作出買賣決定,可以參加11月30日開班的 港股致勝攻略班,最新季度績優股票分享 ,有興趣可按此了解。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騰訊(70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9 Oct 2017 – 怎樣才可長揸騰訊(700)不放,賺盡升幅?

(By Michael Kan)

今天又講下騰訊(700),不過換下另一角度,就是怎樣才可長揸騰訊不放,賺盡升幅?而不只是一隻「曾經擁有」的股票?

騰訊是香港近年的「股王」,而回看上任「股王」匯豐(5)已殞落多年,可見「股王」始終有終結時,至於騰訊何時「股王」不再,其業績及發展仍具氣勢,似乎暫時未需要大家主動操心去結束其「股王」地位,留待市場供求給予答案!

當我年初約$200時叫朋友買騰訊,他們絕大部份都說很貴;今天股價收報$349,不計微不足道的股息,今年至今升了84%,現在我仍會叫朋友買騰訊,不過需放眼明年。

回顧騰訊今年3月公布2016年全年業績,到3月31日,股價$222.8,而市場預期2017年每股盈利6.178元人民幣,當時1人民幣可兌1.13港元,參考過往三年股價走勢,可推算最高估值市盈率可達43倍,憑此可算出2017年最高股價可達$300.2,有35%上升水位,可是很多人嫌貴不買,結果2017年7月已升穿$300。

到今年8月公布2017年中期業績,到8月25日,股價$328.4,而市場預期2018年每股盈利8.549元人民幣,當時1人民幣可兌1.18港元,最高估值市盈率仍是43倍,憑此可算出2018年最高股價可達$433.8,有32%上升水位,可是很多人又嫌貴不買。

若果一間公司市場競爭力不變差,盈利增長持續,大市氣氛亦未轉熊, 估值市盈率水平基本也不會變,那麼每股盈利升多少,股價便可升多少。其實這個邏輯不難理解,但投資者往往就是會忘記,以致很多時問朋友現在有否騰訊在手,大部份答案是「曾經擁有」,再問何時曾擁有?有的會說$200,有的會說$100,有的更會說$10,還是未拆細前的$10。

大家定必很羨慕南非大股東可以一直一股不沽,當然我們未必有他們的遠見,但近年騰訊在中國互聯網的霸主地位已基本確立,若果我們套用以上的計算方法,其實也可以令自己從2015年初的$145水平,持有至今$350水平,兩年半升值140%也不放,甚至還會適時加注。

怎樣可做到,現在計算給大家參考參考!

(圖片來源:港股360)

騰訊於2015年3月公布2014年全年業績,到3月30日,股價144.7,而市場預期2015年每股盈利3.322元人民幣,當時1人民幣可兌1.25港元,參考過往兩年股價走勢,市場估值已比前提升,可推算最高估值市盈率可達42倍,憑此可算出2015年最高股價可達$174.4,有21%上升水位,值得買入,結果2015年4月中曾見$171,後隨「港股大時代」結束回落。

到2015年8月公布2015年中期業績,到8月28日,股價$130.9,而市場預期2016年每股盈利4.354元人民幣,當時1人民幣可兌1.21港元,最高估值市盈率仍是42倍,憑此可算出2016年最高股價可達$221.3,有69%上升水位,值得持有/買入,結果2016年9月曾見$220.8。

到2016年3月公布2015年全年業績,到3月24日,股價158.8,而市場預期2016年每股盈利4.368元人民幣,當時1人民幣可兌1.19港元,最高估值市盈率仍是42倍,憑此可算出2016年最高股價可達$218.3,有37%上升水位,值得持有/買入,如上段提到,2016年9月曾見$220.8。

到2016年8月公布2016年中期業績,到8月26日,股價$200.4,而市場預期2017年每股盈利6.031元人民幣,當時1人民幣可兌1.16港元,最高估值市盈率仍是42倍,憑此可算出2017年最高股價可達$293.8,有47%上升水位,值得持有/買入,結果2017年7月升抵$300後,因大市偏牛,仍升至上週最高的$353.6。

看過以上四段,再看看在較早段落提到今年3月及8月時的計算,現價的騰訊是否仍值得持有/買入,自己俾答案!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騰訊(70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16 Sep 2017 – [投資三步曲 – 1] 趨之若鶩的兩個投資重點

(by Michael Kan)

騰訊控股(700)今年股價繼續長升長有,不少投資者希望可以一早買入此股,但要他們現在買入,他們又會嫌貴,那麼回想一年前此刻,答案又是否一樣?他們現在認為去年股價低,現實是只因知道現價已上升不少,這種想法其實是「馬後炮」,就算去年有幸買到,可能股價上升不多已沽掉!究其原因,他們從不知道買入的股票是貴還是平,就算知道,其實也只是道聽途說,骨子裡根本就是不知道,信心不夠,很容易滿足止賺,或被震走止蝕。

巴菲特最喜歡是投資有護城河的公司,護城河可以有兩種,一種是法規賜予的,另一種是透過市場競爭形成。有限專營權下的電力公司,便是有著法規賜予的護城河,不過在成熟市場如香港,增長空間有限,但投資上可以是不錯的收息股,用以抗衡通脹。至於騰訊,可說兩者皆有,首先,中國政府限制了很多外國的互聯網企業在國內經營業務,騰訊可以在較少競爭的環境下發展;當然,公司也要靠自身的實力、管理及策略運用去戰勝其他國內的競爭對手,以鞏固這一道護城河。在增長空間遼闊的中國互聯網市場,還有着護城河,加上進取的市場競爭策略,騰訊的收入及盈利自然有着很高的增速。護城河加上高增長,可謂投資者趨之若鶩的兩個重點,全世界選擇其實不多,物以罕為貴,已買入的不想沽出,股票在市場供應有限下,未買入的自然需要以更高的價錢去買入,股價便就此長升長有,直至護城河或高增長不再。

不少投資者經常認為騰訊貴,就是未有考慮這兩個重點,先說高增長,以8月尾股價$329計,不明為何有分析仍說因歷史市盈率67倍,所以很貴,但投資從來也是看預期呀!市場預期今年每股盈利按年升近六成,就是因為高增長,預期今年市盈率劇降至42倍!那麼,42倍又貴不貴?參考過往四年,騰訊每年股價最高時的市盈率在42至46倍,8月尾的股價基於現時市場預期今年每股盈利計,已算偏貴,但非不合理。不過,若以投資角度再看到下年,現時市場預期明年每股盈利按年再升25%,似乎略偏保守,但預期明年市盈率仍劇降至33倍,若以44倍市盈率作估值,股價以一年看尚有超過三成的上升水位!

至於為何市場認為騰訊的市盈率可達40倍水平?首先,過往四年其每股盈利平均每年增幅便有30%,以PEG估值去考量持續增長公司,市盈率便應有30倍,就是再加上護城河給予的溢價,以理性角度看,40多倍市盈率又有何不可!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騰訊(70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20 Aug 2017 – 騰訊(700)的估值及財務分析摘要

(By Michael Kan)

騰訊(700)於8月16日收市後公布至今年6月上半年業績,優於市場預期,股價於其後兩天大幅波動,週四開市最高升5.5%後回落,結果低收,收市只升1.9%;週五遇外圍跌市,回落1.1%至$325.8,兩天只微升0.8%。

縱觀評論,市場對業績正面,負面言論主要是毛利率下跌,不過其毛利率已下跌數年,整體業績及純利增長依然強勁,影響未必太大,惟也需留意上半年毛利率跌幅較大。本文亦分享業績財務分析摘要,有興趣可參詳一下。

投資者較關注的應是其股價及估值,業績後市場最新預測每股盈利,今年是6.47元人民幣,下年再升30%至8.43元人民幣。過去三年,市場也在逐步提升其估值水平,撇除非理性時期,市盈率估值區間分別是

2016年 – 31至45倍
2015年 – 30至43倍
2014年 – 29至42倍

若取三年中位數,預期市盈率估值區間為30.0至43.3倍,以43.3倍計算,現時預測今年的理性高位是$329; 若以去年最高的45倍計算,現時預測今年的理性高位是$341。騰訊股價今年最高見$341,現價$325.8,即是現已處預測今年估值最高水平,當然若市場預期每股盈利於未來得到提升,最高估值也會相應調升,人民幣走勢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現在已是8月,大家也可以嘗試放眼下年,若信今年騰訊每股盈利達標按年升50至55%(上半年按年已升60至65%),明年按年再升30%也合理不過,現時預測2018年的理性估值區間為$297至$428,合理估值為$363,估值區間較低位為$330,以此衡量現價平或貴,會否有另一番體會。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騰訊(700))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