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觀看文章
(By Larry Hung)
每個行業都存在週期性,嬰幼兒配方奶粉也不例外。於2013年下半年開始,這個行業開始面臨巨變,首先是政策方面的監管越發嚴格,其次是海淘等新的購買方式的崛起,奶粉企業不同程度的都受到衝擊,尤其是以合生元為代表的外資奶粉,更是首當其衝。
當時,董事長羅飛再次面臨一次重大決策時刻,究竟是否應該再一次進行公司變革,而最終他的選擇就是通過收購實現進一步的國際化和多元化。公司於2015年先後收購了美國有機食品品牌HealthyTimes和澳大利亞的健康保健品品牌Swisse,而隨後更於2016年12月對法國高端嬰幼兒護理用品品牌Dodie展開收購。
這三個品牌均是外國品牌,同時間也是歷史悠久的國際品牌。羅飛希望收購這三個國際品牌,加上原有的合生元,就構成了公司雙主業引擎。在所有收購落實并入後,合生元更名為全新的“H&H健合集團”,也意味著公司正式進入3.0時代。
公司已經從一家只從事嬰幼兒營養與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逐漸拓展至為人的一生不同時期提供各種營養、健康產品的公司,業務也除了原來中國,正式衝出歐洲、北美等地。在進入更多的領域後,公司自然也面對更多更强大的對手,其中包括一些國際巨頭如達能、雀巢等,但是公司深信“品牌國際化,管理本土化”的策略是能讓H&H保持充足的競爭力。
目前H&H健合集團有四大品牌中心,分別是中國、歐洲、北美和澳新,與此相對應的,在中國、法國、愛爾蘭、美國和澳大利亞都設有研發中心,對於這樣一種全球化的佈局,公司表示未來要堅持三大原則:
首先是品牌的原則,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優質選材,提供優質的原料進行差異化的市場競爭產品的;第二個是科學驗證,就是這個是真正能幫助到消費者的,能經過臨床研究驗證的,要通過更加嚴謹的一些方法;第三個是令人嚮往,要建立品牌在目標人群這種喜好度。
第二個就是管理本土化,就是管理團隊一定要依賴當地的渠道以及當地的人才,令到整個業務更接地氣。
第三個就是市場導入原則。哪個品牌在哪個區域是強勢的,就以這個品牌為基礎逐步去導入。在不同的國家,這種品牌進入市場的時點和對業績貢獻的重要性,會做不同階段的設計。
(待續…)
參考資料:
听说合生元股价跌了不少 所以我们决定看看这是家什么公司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H&H國際(1112))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By Michael Kan)
Larry Hung寫了兩篇有關H&H國際(1112)的文章,分別在11月14日及11月15日,我今天則呼應一下,對其財務報表作基本分析。
最新中期業績至今年6月,收入按年升29%,毛利按年升33%,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65.2%升至67.2%。純利按年跌4%,不過撇除非經常性收益及滙兌收益,除稅前溢利則按年升40%,相關盈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8.9%升至20.5%。而業績提到的經調整可比純利,亦按年升41%。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業務分類,自2015年收購澳洲Swisse後,成人營養及護理用品收入及溢利一直佔整體分別約40%,而嬰幼兒配方奶粉仍是最大業務,於今年上半年收入及溢利一直佔整體分別約45%。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地區分佈,收入主要仍源於國內。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看資產負債表,雖然去年ROE仍高達22.1%,但因負債比率仍高企,參考性變得較低。自收購Swisse後,淨負債仍高於40億元人民幣。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另一方面,集團的營運活動現金流及整體現金流皆屬健康。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